最近,某地有一项重要活动。活动展开前,在某一单位看到一个通知,大致内容是要控制好辖区重点上访人,责任人要24小时严防死守,坚决不能出现上访问题。
看到这个通知,觉得很好笑。难道这就是工作方法,人是活的,24小时严防死守就能看住,就不会上访了。显然不是地,有的真是24小时死看死守,结果也没看住,该去还是去了。
个人感到这种做法首先就不稳妥,不是积极的方法,只是消极的“防”和“堵”,不出问题算侥幸,出了问题算倒霉。如今,在一些地方这种工作方法还盛行,平时不在意,不去做具体的工作,一事当前就是严防死守。
非常不赞成这种做法。可以说,人都是有情感,也都是通情达理的,谁也不会无端地去上访,更不愿意当上访“钉子户”,最起码还都要个脸面。当然也不排除,有的人属故意闹访,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要知道,有的人上访真是个人利益受损,而且纯属是因为组织造成的,如果能克服的话对于多数人也就接受了。说白了,有的问题当初并不大,是非常好解决的,甚至一句话就能解决的,由于当时不给解决,以至小问题托大,大问题托炸。
正是这样的工作方法,让一些人伤了心,原本想风平浪静的,结果不得不走上访这条路,而恰恰又出现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现象,这样就让这些人尝到了甜头,于是就出现了正当的事情上访,不正当的事情也上访的现象。久而久之,有些人就成“上访专业户”了。在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影响下,就像“滚雪球”一样,上访的面越来越大。
其实这问题能不能解决呢?或者是非得花很大代价解决呢?回答是否定的,对于一般的上访来说,完全可以在最底层解决,还是那句话工作要有温度,哪怕是一句话能说好就可以避免事态升级。反之有的连话都不会说,甚至刺激被上访人上访,就像“有能耐你去告”“爱哪告哪告去”等,试想这样的话能解决问题吗,只会使问题升级,激化更多矛盾。有的被上访人就抓住了这个话柄,“你不是让去告吗,就去告能咋地”。
这里的重点是要多做疏的工作,不能只靠堵。而且在疏的过程中也是有方法的,比如把工作做在平时、做在经常,做的主动自觉些,多做些送温暖的工作,哪怕是真心地拉拉家常都管用。不要非得搞成形式,又是记录又是拍照的,这样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有的人其实也不是不讲究,都是因工作方法不当给逼出来的上访。只要有情有谊,有的人非常通情达理,不会给组织添乱的。让我们的工作多些温度,多些情感,多些沟通有那么难吗,其实这就是疏的工作。算算成本,疏的工作做好了既省钱又管长远,否则只靠堵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要多花十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千倍的钱,最终还解决不了问题得不偿失呀!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和更多的人。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师友们可关注、可转发,可在下面留言、探讨、讨论与点评。谢谢!
注: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