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冯晓晖
"故纸旧影话九江"系列深入挖掘报刊书籍、档案文件、照片地图等原始史料,以当代视角进行解读,多维度地展示九江近代的历史风貌。
【本篇资料】
来源:《良友》第五十三期,民国二十年(1931)一月三十日
标题:庐山雪景
作者:林卓西
出版:良友图书印刷有限公司
背景说明:
《良友》是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出版的大型综合性摄影画报,由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于1926年2月创刊,至1945年停刊,出刊期间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画报。1945年后曾多次复刊,但影响已非从前。《良友》在民国时期的画报中刊行时间最长,印刷精美,又极富历史文献价值,在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摄影史等多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良友》共出版174期,有20多期介绍了庐山及周边的风景名胜、社会生活、政治人物活动和军事战争等。编者对其中部分报道、图片进行了整理解读,分多篇发布。
本篇组照,应为1930年冬季的庐山雪景,共8张,占两个版面。摄影师林卓西,生平不详。1928年8月的《北大广东同乡会年刊》中出现过这个名字,但无身份介绍。
【正文】
庐山雪景
(SNOW SCENES of LuShan,Kuling)
一、黄龙洞之凝冰(The Yellow Dragon Cave)
二、山径的足迹(The footprints on the slope)
三、银树婆娑(A white forest, like a silver sheet)
四、瀑布结成之冰柱
五、桥头积雪(The frozen bridges)
六、重雪压倒之大树(The fallen pine)
七、天地一片寒(All quiet on the hills)
八、冬之溪涧(The brook in winter)
【解读】
《良友》杂志的这组庐山雪景,并无深入解读之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张照片——黄龙洞,或许是现在的黄龙潭。昔日黄龙寺规模很大,有前、中、后三寺庙,各相距2.5公里。前寺现仅存遗址。中寺就是现在黄龙寺。后寺今已不存,据称后寺下有溶洞,内有天然钙化黄龙真人座像。
【编后记】
庐山不仅是一流的避暑胜地,也是最佳的赏雪之处。虽然其他地方也有美丽的雪景,但在南方很难找到像庐山这样交通便利、冰雕玉琢又提供廉价旅游服务的名山。除非你去哈尔滨。
编者在哈尔滨读过几年书,因此对庐山的雪景并没有太多感受,但我知道,那些从小到大没见过雪的南方人,冬天上了庐山会尖叫不已。记得当年哈尔滨读书的时候,来自两广的同学第一次见到大雪飘飘也会尖叫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