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两栖攻击舰最大排水量4万吨以上,大小尺寸与美国海军“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相等,略低于最新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在设计上,新型两栖攻击舰也和美军同类舰艇一样,具有高效的航空作业能力和明显的航母特征。为此,在国内外都将新型两栖攻击舰定义为“准航母”,如果放弃车辆甲板和气垫艇投放舱室并使用短距/垂直起降战机的话,那么就能成为一款正式的“中型航母”。
除了这些信息之外,有观察人士还了解到,此次下水的新型两栖攻击舰是第3艘,与第1艘新型两栖攻击舰下水时间相比,仅仅相隔了2年不到的时间。这就意味着,新型两栖攻击舰平均建造速度只有1年不到。在其它战舰争夺造舰资源的情况下新型两栖攻击舰还能实现这样的平均造舰速度,可见中国船厂的造舰实力相较于过去已经大为增加。分析指出,目前有不少船厂正在扩建,还没有具体的轮廓,这就意味着,如此快速的造舰速度还没有到中国船厂的极限,未来战舰的建造产能还是有巨大的产能提升空间。
无论是什么军事装备,都是“消耗品”。战争模式的交战方式从来不是所谓的“质量取胜”,而是“数量压制”。二战时期,美国海军就是首先通过工业优势消耗了旧日本联合舰队的航空兵精锐和舰队主力,己方飞行员和水兵在成长后,才获得了质量和数量的双重压制。过去F-22战机意图在前线空战中击溃苏军前线航空兵,也是以数量铺垫先行。可以说,谁获得了前期的数量优势,谁就能掌控全局的发展。
过去,这样的优势是掌握在美国手中的,我们将美国的这一优势概括后“工业后勤”优势。但是,随着苏俄的解体,美国国内的工业巨头纷纷开始“外包”,用国外的廉价劳动力来节省成本。为此,美国本土的工业实力不断在下滑。到目前为止,能够满足超级航母建造环境的船厂只剩下1家,能够满足核潜艇和两栖攻击舰建造需求的则剩下了2~3家。虽然很多人认为美国在短时间内可以恢复的往日水准,但这只是一厢情愿。
要知道,工业外包的直接后果就是本土的产业链四分五裂,美国在建造尼米兹级航母时尚且可以做到绝对自主。但是到了福特级航母,则必须依赖中国的重型化设备和操作系统。美国上一任执政者之所以要求海外美企回国创业,根源也就在于他想重新打造美国“世界工厂”的品牌。可惜的是,在本土建厂重新发展产业链代价太大,尤其是工人薪资太高,直接使得这一计划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