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列女传·母仪》中记载: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这段话讲述的是战国时期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幼年丧父,孟母为了他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多次搬迁,最终在学府附近居住,孟子耳濡目染,成年之后的孟子,也成了一位有才之士。
那么这个故事与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许反帝有什么关系呢?今天的讲的这位与孟母三迁一样都和母爱以及童年教育有关,不过他是一个反面教材。
单从他的名字来看,他似乎是一位良好的青年,“反帝”的意思就是反对封建帝制,然而恰恰相反,他在17岁的时候就因为盗窃文物成为了一名刑犯。他的这种行为是因为食不裹腹,生活所迫吗?其实不是。
许反帝的出生其实并不差,他的父亲和母亲都是素质比较高的老师,物质上享受着优厚的待遇,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书香门第之后怎么会一步一步的走上犯罪的道路,成为鸡鸣狗盗之辈呢?
1975年许反帝出生于湖南长沙,跟随母姓,因为在他出生之前,许反帝的父母约定,若为男性则跟母性,若为女孩则跟父姓,身为教师的他们,认知水平比较高,在当时的社会就已经打破了封建的姓氏制度。
出生之后,许反帝为男性跟随母姓,他的母亲对他十分的疼爱,甚至已经到了溺爱的程度,当时只要是许反帝想要的,许母都会满足他,渐渐的许反帝对这种不需要付出代价的获得毫无成就感。
便开始在邻里间有了一些“小动作”,他开始偷东盗西,但是起初都是一些邻居家的小物件,街坊邻居看在他父母的面子上,也没有追责,她母亲虽然知道此事,但是也只是认为这是小孩子的天性,没有严厉制止。
有了这种偷东西后的成就感后,许反帝得到了成就感,其野心就越来越大,日渐膨胀的许反帝觉得要干一票大的,于是他瞄准了湖南省博物馆,他当时的想法是要偷就要偷最贵,最大的东西。
制定好目标的许反帝,便开始着手准备盗窃,他白天乔装打扮换成不同的身份进入博物馆,这段期间他每天观察博物馆的安防情况。
为了避免,别人认识他,他每天在博物馆呆的时间不是很长,他每次只是记住一点点情况就马上离开,到了晚上就苦练“穿墙术”,所谓的“穿墙术,也就是模拟整个偷盗的路线,并在守卫没有发现之前逃跑。规划了整个过程后,许反帝为了防止在偷盗的过程中紧张和害怕,他还去停尸房脸练胆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他面对任何死人面孔都毫不惧色。
经过几个月的踩点和练习,他终于觉得自己可以实施偷盗计划了,在1983年的10月22日那天,许反帝像往常一样的来到了湖南省博物,但是这里的守卫情况和安保情况他早就了如指掌,于是他将里面最值钱的,马王堆里面出土的两件素纱禅衣和十余件文物一起偷出,并顺利逃跑。在最后案件侦破时这批文物大概总价值超过10亿,但终究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后在公安民警的侦查下,将这位大盗抓获。
那么到底是何种原因,让这位17岁的少年锒铛入狱。其实罪魁祸首是许反帝的父母,是他们忽视了儿童教育,和过分的溺爱导致了最后得此结果,早年间许反帝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年幼的许反帝,没有让许反帝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导致许反帝在社会上随波逐流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并且许反帝的母亲做为一位教授法律的老师,在得知许反帝偷盗事情后没有对他进行举报,反而是帮助他销毁罪证,就是这种从小到大无限制的溺爱导致了许君聪无视法律走上了不归之路。最后许母和许反帝一同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