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闻道三品:不怕你笑,就怕你不笑

文化的足迹 2023-07-17 07:16:54

老子的智慧当然是顶流。

但凡天才都是境界与常人不同,思维模式与常人不同,相信这一点老子看得再清楚不过了。所以,才有了著名的“闻道三品”。

哪三品?

老子在《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让老子这一说,估计谁也不敢笑了。

这可不是马三立的单口相声,让你听了忍不住要笑,那是快乐的笑;老子的文字经历了两千年的锤炼,现在怕是无人敢笑了。但是,如果你不说是老子,自己去说了老子的话,那被群嘲,一定是大概率事件。

老子说的上士、中士、下士又是些什么人?

其实,说的都是春秋时期的知识分子,能笑老子的,当然是知识分子,这叫文人相轻。

士,是春秋时代兴起的一个阶层,也就是今天说的知识分子、公知、专家们。

这士中三品又是什么情况?

上士:勤而行之者。未曾见过

上士的作派是不争辩、不解道,听了老子论道后什么也没说,而是身体力行地去“行之”。这应了庄子对道的解释。

《庄子.齐物论》说:“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

能说清楚的东西都是物,所以是“物谓之而然”;道却是一个说不清楚的存在者,“道可道,非常道”,你非要却给道下定义,那一定是以偏盖全,盲人摸象,不是整体,因为道本身就是物我浑然的存在,你跳出来解道,就成了悖论。

如此而论,我辈皆非上士。

为什么一定要行之呢?

因为,因为道并不是脱离生活的“独行侠”,它隐于万物而不是凌驾于万物之上,不是一种外在的关系,万物都是道之所化,道与万物同在。这等于说,老子写的是关于的道的书,而道这本书就在你身体力行的生命中,你经历的越多,对道的感悟就越深,没有这个过程,从书本到书本永远不能获得真知。

这就是为什么庄子说,要先做真人,才能有真知。

庄子说的真人又是什么样的人?

感觉更接近后期道教的“修真”之人,达到了用“脚后跟呼吸”,形残而德全者。至于是不是老子说的“上士"?就不好说了。

士,应当是先秦时期特定的阶层,成不了仙,也飞升不了。

中士:若存若亡者。满天下都是

中士听了老子论道,似懂非懂/

这也不能说一无所知,可你要问他什么是道,多半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越是狂徒,越是嚣张,这肯定还是没懂,到少还没达到《庄子.知北游》中“无为谓”的境界。

一位叫智的先生北游问道,遇到了一位叫“无为谓”大师。大师名字就叫无为谓,当然是问了也白问,果然是三问三不知。

我们最多能做“狂屈”,“狂屈”也是《庄子.知北游》中的人物,智先生问之,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想回答,却又忘了怎么回答,这种境界已经很厉害了。

对很多人来说,道家文化不过点缀风雅的一种文化奢侈品,家里挂上一幅“反者道之动”、“玄德”之类的贴子,方显得不同凡响。

特别是一些谈股论金、讲成功学的人,冷不丁地引上老子一句话,显得特有学问,再牛叉一点的,就是神幻主义者,会告诉你,你不懂,你对道所知甚少,然后没下文了,整个一个装神弄鬼,还不如做个下士算了。

下士:不笑不足以为道

对修真的人来说,大约天下人人皆下士,因为完全是活两种不同的世界里,说的根本不是同一种语言。

论老子,相信没人会大笑,因为作为一种文化传承,老子的名字已经成了一种智慧的封印,谁又敢嘲笑;但是,生活中“道行之”时,还是会忍不住大笑,员工等着老板涨工资,老板跟他谈什么上善若水,水往低处流,生而不有,为而不持,不笑才见了鬼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闻道也要有“资格”,老子的道说到底,也还是一个贯穿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的模板,老子的五千言是讲给帝王听的,你认为他在讲天道,他其实是在讲人道。此人道非苍生,道之于天是天道,之于人是君王。上善若水是一种姿态,前提是人已经站在了光明顶上。我们老百姓生于“善地”,死于“善地”,已经趴在地板上了,哪里还谈什么“上善”。

那么,老百姓还有必要悟道吗?

道行之而成,由不得你,不行也得行,当你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自然就明白天下的道理,千千万万,总归是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你有大道,我有小理,一叶一世界,一人一道。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