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道协做义工整理道家文献好多年,跟几位道长时常交流一些道家思想,周道长是其中之一。以下就是我跟周道长的一段对话。
为什么大多数修行的人读《道德经》能读出生命的气息和“体感”?那就是悟道的样子吗?
他回答说:就像法家能读出“权谋术”,儒家读出“仁义道德”,佛家读出“空色”一样,道家(他说的道家其实就是道士)以炼养生命为本,心之所往,意之使然,所以读出生命的气息和体感是很正常的事。
“悟道”这个不好说,至少被称作“悟道”的人尊道贵德,应该道行高、德行高,配得起这顶帽子。但是当“悟道”成了口头禅的时候,可能那个“悟道”者反是个江湖术士,喜怒同根,是非同门,缺啥吆喝啥,他的所谓“悟道”可能就是“无道”。
你看玄门中往来宾客相见,也往往被介绍为“某高道”、“某大德”|、“某大师”,我可不敢妄称,“师”都不敢称,况乎“大”?
有一次在赣州喝擂茶,11个人中有2个副会长高道、大德,3个非会长大师,我也被人介绍为大师,似乎到了50多岁,若没有大师的名头,是很没面子的事。
所以,名号一旦成为招牌,这样的名号不但不值钱,反而会遭人贬斥。
我有一个副处级退休干部,年轻时好道,口才好,善交际,他的日常就是跑“业务”,专门为别人开班搞培训、拉赞助、与地方建立关系牵线搭桥,为道观、寺庙联系业务,出入常常前呼后拥,收入颇丰,主管官员见了他也连声称“高道”,他欣然陶醉的样子倒是很“可爱”。
你觉得当下的道长、方丈、教授们讲解《道德经》的水平如何?
周道长说:这个不好说。但整体来看不是很高,许多人热衷于“三教圆融”,的确,他们能从儒释道三家中读出“三教九流”的味道来,就是你所说的“杂家”,其实跟台湾学者柏杨的“酱缸文化”论,并无二致。
也许是各有所需吧?有需要就有市场。但就《道德经》的读者群而言,可能有半数的都有着某种“修行”的倾向,至少怀有一种神秘情感,这也难怪,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神秘文化。
教授们虽然是做学术的,但鲜有不杂糅诸家学说的,就我所见到的那些教授们的解说,很多是走偏了老子意思,成了“四不像”。
“你对生命的气息和‘体感’有何高见?老子是否有此意?”
周道长说:老子之道涉及到宇宙万物之根、之本、之源、之父、之母、之宗等,无论是根本,是父母、还是祖宗,其实都与一个“根”有关。
老子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天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重为轻根”,“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这个“根”是老子对“道”的比喻,我们常说“寻根问祖”,“根”和“祖”是一回事。
古人祭祀是一件十分庄重的事,“礼”即由祭祖产生的,“禮”的“会意”旨趣就揭示了先民的信仰:“示”是一个平面上放一物,还往下滴水,右上方的“曲”本是一个器皿,里面放着一串玉石,下方是一个“豆”,就是一个像酒杯一样的礼器。
这个字义很明显,有酒有肉有贵重之物,那一定是奉献给先祖的,而先祖在天上,十字架的保护神,这样的仪式就是“礼”。
先民从祭祀祖先开始,逐渐扩展到祭祀天地鬼神。当年“武王伐纣”,列举了商纣王的三大罪状,其中之一就是疏于祭祀先祖,可见,祭祀先祖古代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所以《左传》说:国之大事,在祭与戎。
为什么要说到祭祖呢?因为“祖”就是“根”,“祖”的甲骨文写作“且”,是个象形字,它的形状就像一个炮弹,它的象形意义与“根”有关。
万物有根,人也不例外,但归根结底有一个共同的根,那就是“道”。所以,老子会用“根”“本”来喻道。
修行的人读《道德经》读出的《道德经》感觉会有所不同,他们读出来的都是与生命有关的感觉,无论哪一章,都能找到与生命、与身体各部位、各器官相关联的逻辑,都能读出不一样的感觉。
总起来说,老子论道,是就宇宙万物的“总根”“共源”而言的,但并不妨碍“道家”的“一家之说”,而“道家”重生,故而养生。我们做作的一切修行,都离不开“长生久视”。
“能否举例说明‘道家’解读《道德经》的‘体感’”?
周道长说,把天地万物浓缩为身体,这一传统,虽然不是从河上公开始,但是,以此理论来解老注老却是从他开始的。河上公是方仙道开山鼻祖,他的解读方向是圣人道治与个人修行并驾齐驱。
比如“谷神不死”,你可以理解为“以其虚,故曰谷;以其应无穷,故称神;以其不屈愈出,故曰不死”。
但河上公从养生角度理解就认为:谷,养也。人能养神则不死,神谓五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肾藏精与志,五藏尽伤,则五神去。不死之道,在于玄牝。
玄,天也,于人为鼻。牝,地也,于人为口。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藏于心。五气清微,为精神聪明音声五性。其鬼曰魂,魂者,雄也,主出入人鼻,与天通,故鼻为玄也。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藏于胃。五味浊辱,为形骸骨肉血脉六情。其鬼曰魄,魄,雌也,主出入人口,与地通,故口为牝。
你觉得有点复杂,但是道家认为这是修真的之道,他会认真体悟,一点点地悟,积累多了,一通则百通。
张道陵创立道教,必须有宗教方面的理论,因此他创作的《老子想尔注》成了道家人物的必读经典。
同样解读“谷神不死”一章,《想而注》的解释就与你们的理解不同:谷者,欲也。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牝者,地也。体性安,女像之,故不掔。男欲结精,心当像地似女,勿为事先。
他对”玄牝之门“的解释是:“牝,地也,女像之。y孔为门,死生之官也,最要,故名根。男荼亦名根。
《想而注》把“天地根”具体化,成了人g,他解释“营魄抱一”章说:“魄,白也,故精白,与元同色。身为精车,精落故当载营之。”
“天门开启”也直接把它与身体联系起来,意谓阴阳之“空隙”闭合。
他解释“致虚极”一章说:各归其根,就是万物皆含“道精”,万物并作“初发动”,“幽呵冥呵中有精”,但不出,而归之于“根”。老君“令人宝慎其根也。
张道陵的解释当然也是特例,历史上的很多道家人物,比如葛玄、成玄英、李荣、黄元吉、李道纯,包括佛家的憨山德清,当下的任法融等等,都没把“天地之根”跟人直接联系起来。
你是否认为,把“天地之根”局限于“人道”是否有失偏颇?
周道长说:对此,我不便说什么,我只能说因为有需要,所以有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