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意思是,作为臣子、将领,有选择主公的权力,不一定非要从一而终。
但是,为主公者又极看重“忠义”二字,只有忠诚的人才能得到他们充分的信任。
因此,“跳槽”的武将即便再贤德、再勇武、再机敏,因为在“忠义”上有瑕疵,便得不到重用。
三国时期的大将张郃就是这一类人。
官渡之战时,张郃本是袁绍麾下宁国中郎将,却临阵叛变,转投了曹操阵营。
曹操对张郃的到来非常欢喜,高度评价张郃“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并拜张郃为偏将军,加封都亭侯。
由此看来,曹操对张郃还是相当重视的,并不像对普通将领那般随意、那般轻慢。
可即便如此,张郃在以后的军旅生涯中也未能受到重用,至少可以说是从来没有过独自领兵、独当一面的机会。
下面,我们来共同参阅一下他的战争履历。
攻河北,破乌桓,荡平袁氏集团,曹操亲自带兵,张郃为将。
定淮南,诛陈兰、梅成,张辽督领,张郃为副。
平凉州,战马超,讨伐枹罕,夏侯渊为主,张郃继续为副。
夺汉中,破张鲁,曹操率军亲征,张郃又再次跟随。
巴西之战,夏侯渊为主帅,张郃别领一军进攻巴东、巴西,迁徙当地百姓至汉中,被张飞击败,被迫回撤南郑(好不容易独领一军,却遇到张飞这个硬茬)。
汉中之战,张郃又从属于夏侯渊,防守广石,主帅夏侯渊在定军山被黄忠斩杀,张郃临危受命,代理主帅,收拾残兵,安全撤退(只有主帅死了,才能暂领主帅,真是太可怜了)。
曹操死后,曹丕称帝,迁张郃为左将军,封鄚县侯,但依然未让他独自率领军队。
击平安,定羌胡,曹真为帅,张郃为副。
攻江陵,破东吴,夏侯尚为主,张郃还是为副。
想当年,张郃南征北战、威震四方的时候,曹真、夏侯尚这些小崽子都还没出生呢,现如今都做了张郃的主帅,张郃实在是太悲催了!
曹丕死后,魏明帝曹叡即位,虽然给时任右将军的张郃加位特进,但还是没有改变他始终为副的窘况。
街亭一战,迎战诸葛,击败马谡,张郃还是隶属于曹真麾下。
最后,诸葛亮发动第四次北伐,大举进攻祁山,张郃又归属大将军司马懿指挥,因率军追击欲退军的诸葛亮,在木门山遭遇埋伏,中箭身亡。
从张郃的履历我们很容易看出来,自官渡之战加入曹魏阵营以后,曹氏政权三代统治者曹操、曹丕、曹叡都未能完全信任张郃,虽然不断给他加官晋爵,但是从来没有给予过他独自领军、独当大任的机会,他一直到死都是别人的副手、从属,都是任人差遣的“马前卒”。
唉!为将者真是太不容易了。
谨守忠义,从一而终,跟错了人,最后一败涂地,又被批评是“愚忠”;
弃暗投明,择主而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又始终得不到信任。
那他们到底该如何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