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效应》影评:剧情太过刻意

穆说娱乐 2022-02-25 22:47:54

导演保罗·哈吉斯是一个很会写剧本的好手。他的思绪清晰、脉络完整,懂得如何写出让人点头称道的好剧本。但我依然不爱《震撼效应》,因为它机关算尽、因为它太过匠心、因为它每个点都经过刻意的计算。

《震撼效应》是一部反战电影,它讲一个父亲为了追访失踪孩子的下落,慢慢了解战争对孩子的影响、看到人性在战争中被抹灭的悲哀。它同时是一部种族歧视电影,女主角在警局中面对来自男性同事的异样眼光、一名墨西哥裔军人被误认为毒贩!整体剧本完整是《震撼效应》的长处。

利用一则圣经故事来丰富电影的内涵:巨人天天站在山谷底下等人挑战,男孩大卫自愿去挑战巨人,他无惧庞大的巨人等到对方接近到几步之遥,才以弹弓、石头击退巨人。

现实生活中,美国就是那名巨人、而伊拉克就是男孩。因为无惧才能给予对手迎头痛击。说明了美国的自大、美国青年学子在战争后心灵的迷失、也说明伊拉克人为了捍卫自己疆土的无畏。

然而,巨人也是剧中警局的男性同事,查理兹为了争取男性同事的认同、为了抵抗性别歧视,她必须站在前线,必须让瞧不起她的人尊敬她。巨人亦可延伸成所有生活中的不平,而男孩大卫,就是那个肯站出来面对危难的角色。汤米在剧末悬挂颠倒国旗的举动,即是他反抗美国政府、希望唤起人们良心的作为。

保罗·哈吉斯或许懂得如何写出好的剧本,但这不代表他可以让剧本更上层楼。我无法真心喜欢《震撼效应》的原因,不是剧本太完整,而是情节和导演手法的刻意。

《震撼效应》在开场没多久,汤米出发寻找他失踪的孩子。途中,汤米见到一面国旗倒挂,他要求将国旗重新挂好,他说:国旗倒挂有其意义,代表国家危难,希望各国救助。

当时看到这段突兀的进场,就猜到片尾一定有其意义。果不其然,片尾,汤米倒挂他孩子寄给他的国旗,做以反战、拯救失落心灵的诉求。

这段戏让我想起导演的旧作:冲击效应。两部电影都会在片头埋一些线索,在片尾发酵、达到感动人心的目的。但保罗·哈吉斯埋线索的技巧却不够自然、浑然天成。所以,这两部作品总是让我觉得有形、却无意境。

要讲形、意境,本来就是很缥缈虚无的感觉。但相对于冲击效应和《震撼效应》的过度掌控观众每个转折的情绪,我更爱红色警戒、断背山,那种意在言外的忧伤不禁忆起了失落感。

《震撼效应》确实丢出很多议题,剧本的每一个转折都是一个提问;每一个转折、都是一个解惑。但每段情节又都似曾相识,反战议题得见于奥力佛史东的越战三部曲、和红色警戒;讲女性歧视,让我想起控诉、北国性骚扰;查理兹和汤米亦师亦友的关系,则让我想起沉默的羔羊、铁面无私。

我不否定导演的企图心,他想讲的东西很多,但都太过细碎、凌乱,让人难以感动。到了最后,查理兹跟孩子讲起大卫与巨人的故事、汤米悬挂国旗的举动,都只带给我小小感慨、小小的感动却非全面性。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