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高血压低龄化,“无声的杀手”不容忽视

小康杂志社 2024-05-16 11:19:19

5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高血压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达27.5%,也就是大约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高血压患者,患病人数约为2.45亿。然而,目前仍有近一半人不知晓这个疾病,其治疗率和控制率也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这类慢性病早就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2020年我国一项涵盖89万名中青年人(35~49岁)高血压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当中有26.2%的人患有不同类型的高血压。因此年轻人对待高血压也不可以掉以轻心。

1.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核心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张龙介绍, 血压是指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通常我们说的血压是指动脉压。心脏收缩时,大量血液进入动脉,对血管壁的压力最高,此时产生收缩压,也叫高压。心脏舒张时,动脉内血液量最少,对血管壁的压力最低,此时产生舒张压,也叫低压。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压差。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7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患有高血压,遗传给子女的高血压发病率也会大幅上升。此外,高血压“盯上”年轻人,除了家族性遗传之外,越来越多的还是受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毫不在意体重,吃东西追求“重口味”,钠盐摄入量超标,爱吃油炸食品、肥肉等,食入较多饱和脂肪酸,频繁饮酒,长期吸烟,长期在高压下生活等,这些因素都是导致高血压的罪魁祸首。

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没有明显症状和不适,也就导致自我认知和关注度的缺乏,从而使人群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都比较低下。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会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中风偏瘫、急性脑出血、肾衰、蛋白尿等等,而有效控制率只有16.8%,所以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核心。

2.2/3患者无明显症状,“无声的杀手”常被忽视

浙大二院心血管内科常务副主任蒋峻主任医师介绍,高血压患者中,2/3的人群没有明显的症状显现,所以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很多来门诊的患者一听自己是高血压,都觉得震惊,明明身体都好好的。那是因为有些症状被忽视了,比如头痛、疲倦、阵发性眩晕、胸闷等。等到这些症状非常明显时,那就说明血压已经飙得比较高了。”

在门诊中,医生们都发现了,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的控制非常重视,倒是年轻人常常看过一次病之后,就不当回事,也不监测血压,任凭病情随意发展。

“血压的监测,都是过犹不及的。”浙江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高血压科)主任医师谢建洪说,他碰到过一天监测十多次血压的老人,反而因为高血压引发了焦虑,不利于血压的控制。他说,平时在家,一般选择清晨和晚饭前后两个时间段,分别进行一次监测就可以了。这两个时间相对来说是人体血压的高峰值,只要这两个时间段的血压处于正常值就可以了。“血压本就是波动的,没有必要总是监测,庸人自扰。高了就吃药、低了就停药都是不可取的,要根据医嘱服药,不能随意自行更改。”

图源:卡乐图片。摄影/宁颖

在年轻群体中也存在不少误区,觉得“一旦吃药就会终身服药”。蒋峻说,事实并非如此,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病情严重的话,的确需要服药,但不会形成药物依赖,有效地控制血压才能降低其它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事实上,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处在临界值边缘,最有效的药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变。”

3.非药物措施是治疗高血压的首选基础疗法

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坚持用药。此外,还应改善生活方式。非药物措施是治疗高血压的首选基础疗法,控制体重、限盐摄入、戒烟、避免情绪波动及合理运动,五者缺一不可。

(1)减少钠盐摄入。钠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饮食疗法关键点就是限盐。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的升血压作用。建议每日摄入钠盐数应少于6克。

(2)减少糖的摄入。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壁,进而分泌过多胰岛素,刺激血管收缩,引起高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减少糖的摄入。

(3)控制体重。体重减轻有利于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每减轻1000g体重,收缩压可降低4mmHg。减重不宜太快,一年内减轻原体重的10%为宜。

(4)控制酒的摄入。临床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的增加而升高。摄入酒量越多,收缩压和舒张压也越高,此外,嗜酒还有造成低血压休克的风险。

(5)保持心情愉悦。人心情不好,肾上腺素水平就会上升,血压也会随之上升。

(6)改善睡眠。高血压患者前一天的睡眠质量影响着当天血压的波动,如果没睡好觉,血压必然升高。所以说高血压患者要有一个好心态,更要有一个好的睡眠。

来源:透视社综合中国妇女报、浙江日报·潮新闻、新民晚报报道责编/制作:李煦、廖明娟(实习)

校对:李旭颖

审核:龚紫陌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