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轻生:人书合一,生命热烈地活过,就不惧死

夏苏洛说说吧 2024-12-07 17:42:33

不愿顺从宿命,不甘默默凋零的琼瑶,毅然决定亲自为人生画上句号,于86岁之际安然离世。

这并非她首次因触及生死议题而跃居舆论浪尖,早在2017年,她已公开安排身后事宜,展现了对生命终点的从容面对。

向死而生,她早已备妥一切,直至2024年12月4日13时22分,她平静地实践了这份决心,连告别都充满琼瑶式的浪漫,遗书字里行间透露着“绚烂燃尽”与“优雅离去”的意象。

回望往昔,主动掌握自己“终章”的另一人——沙白,也曾因类似举动掀起社会波澜,却因抛却年迈双亲,背负骂名。相比之下,琼瑶的一生热烈而完整,甚至在最后的遗言中预见社会反响,规劝年轻人珍视生命,活出真我,勿轻易效仿。

在过往讳莫如深的生死观念中,我们似乎正逐步迈入一个能坦然论及死亡的新纪元。不,更准确地说,是拥有了这样一个开放讨论的空间。

以往,世人多关注你的勃勃生机,却鲜少探究你对死亡的沉思。面对死亡,个人的思绪往往是隐秘的、不被接纳的,更无法公开探讨。

社会、家庭、权威,处处强调无私,生不由己,死亦难安,人似乎生来便要为他人而活,为他人思考,为他人赞誉奋斗终生。这是我们长久以来接受的利他主义教育。

我并非否定这一价值观,只是好奇,在生命即将落幕之时,人是否还拥有选择的权利?不论选择的对错,或是否合乎常理,关键在于,这样的选择是否能够得到理解与支持?有人视琼瑶为利己主义者,这一评价颇为微妙。

似乎是在指责她一生中的诸多抉择,皆源于自我而非他人,比如不顾一切爱上年长自己二十五岁的国文老师,违背父母意愿嫁给文字工作者庆筠,终因丈夫的嫉妒与沉沦而离婚。

1964年,敢于在那个时代离婚的女性屈指可数,这无疑是对家族“名誉”的挑战。即便六十年后的今天,离婚对于许多女性而言仍是沉重的决定,而琼瑶却能果断止损。不凡的女子,自然拥有不凡的人生轨迹。

至于她的第三段情感,与平鑫涛的结合,虽因介入他人婚姻而饱受争议,但在她最艰难的时刻,平鑫涛给予了她事业与生活上的双重支撑。这段关系的复杂性,让许多人给她贴上了“恋爱脑”与“精致利己”的标签。

我并非提倡违背道德的行为,也不鼓励介入他人婚姻,我只是质疑“利己主义”这一概念的界定。这世间,真有完全不为己的人吗?你追求财富,是为了自己;你渴望名声,也是为了自我实现;你繁衍后代,即便不言养老,也是为了生命体验的完整。

那么,究竟何为不利己?人性的本质,或许就刻着“自私”二字。即便是打着利他、慈善之名,其背后往往也藏着自我实现的动机,无论层次高低。

一旦我们接受利己作为人性的一部分,便会明白,个人的选择基于其信仰,其他因素皆为次要。有人闭目塞听,强求不可为,这在我看来,是一种自我欺骗与束缚。面对家人的病痛,我们应理解其逃避现实的人性本能,而非责备。

认识到他人的自私,方能宽容自己在重压之下展现的脆弱。自私涌现时,理智暂退,真实的自我呐喊、哭泣、挣扎。

归根结底,无论选择是否利己,能够自主决定的人生,才算圆满。活着时未必事事可选,但当生命仅剩一程,能否自主决定如何优雅谢幕,是对生命尊严的尊重。

有人活着如同死去,有人虽逝却活在他人心中,永不褪色。年少的我,曾无数个暑假沉浸于琼瑶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那份对爱的懵懂探索,是她给予的青春启示。无

需为此感到羞耻,相反,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学会了如何热烈地追求爱、生命与自我,不断探索内心更深的角落。

欣赏一个人,无论其是否有争议,都不应成为羞耻之源。

0 阅读:12

夏苏洛说说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