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文史|老石——由太平宫到婆媳塔的故事

冯晓晖 2024-06-08 21:54:22

、作者:老石 编辑:冯晓晖

本系列发布九江文史类研究文章,首发于“浔阳叙话”“冯晓晖”两个公众号,并在国内主流自媒体网站(今日头条、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转载。欢迎投稿原创文章,联系方式见自动回复。

本文首发于2016年11月12日《浔阳晚报》,经作者授权转载。

顺着105国道南行,下了蛇岗岭,便是太平宫。

太平宫如今是一地名,在古时,却是一道观的名号,单指一幢建筑而言。太平宫很有来历,很有一些故事,经传有载;由它还派生出一些很有趣的传说,这些传说,在民间文学方面,也堪称是朵奇葩。小时候,听大人们讲述着婆媳塔的故事,大人们讲得绘声绘色,我们这帮小孩听的是津津有味。那婆媳塔的故事,就是由太平宫衍生而来的。长大了,读了一点书,方知婆媳塔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讹误,这讹误还被文人提升到了文化的高度,便形成了一种讹传。看来无论是史载还是流传,文化总是表现出一种独有的力量。

Google地图

关于太平宫的来历,《太平广记》中记叙得清楚明白,它是由唐玄宗李隆基钦赐敕建的。据《太平广记·九天使者条》所言:唐开元年间,一天夜里,玄宗帝作了一梦,梦见空中现出一群仙班,千乘万骑,紫衣羽卫,簇拥一仙尊,此人身着红衣金冠,乘车自空中而下,来到玄宗面前,对玄宗帝讲:“我是九天巡访使,受玉帝之命,到人间来巡访,想在庐山西北角建一宫室,便于巡访歇憩。那个地方已有现存的宫室基础,建造宫室的砖木石材我也都准备好了,只需工匠力夫来完成工程建造,这就需要得到你的帮助,帮忙备好人力工匠。”

玄宗帝一惊,原来是一梦,但梦中情景十分清晰,他便派遣一名内宫太监,暗中到庐山西北隅来探访。宫监来到庐山西北麓,果然见有屋宇基石 的痕迹;更为奇怪的是,仅隔一宿,第二天此处就堆满了木材石料,都是自然降至,不是人力搬运来的。宫监将此情禀告玄宗帝,玄宗帝就命这位宫监作为工监,留在此地,授予他拥有指使地方官府之权,调派工匠人力,由他负责督促施工,建造宫室。

九江老地图上的婆媳塔1960年

说来奇怪,工匠们在施工时,按工程进度,所需各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全都是随心应手,需大来大,需小即小,工匠只需架设,丝毫不差。到了夜晚,空中自现神光,照耀施工处所,亮如白昼。人人如此夜以继日地工作,竟无一人觉得倦累。仅十日,一座宏伟气派的宫室便已筑成。此为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事,这就是太平宫建造的由来。这个故事很离奇,按照儒家经典“子不语怪力乱神”,从传统文化经学的观点,这个故事很难立足。但《太平广记》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经典,作为皇家一部轶闻典籍,在中国文化上是很有一些地位的。这个载述虽不乏文学渲染,但它为太平宫的创建附上了许多美丽传奇的色彩。

太平宫的称谓有一个演进过程。初始建成,并不叫“太平宫”,因是九天使者托梦玄宗帝建人间宫室,故落成时,便直接取名“九天使者庙”。曰庙,有奉神之意。唐宪宗元和年间,将其改名为“通玄府”,宪宗李纯,尊佛轻道,改称府,已由神座接近了人间。到了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太宗赵光义下诏,将通玄府改名为“太平兴国观”,此改含有纪年义,且一“观”字,与道教更显直接相联,似有还道本色之意。延至北宋末,徽宗帝赵佶于宣和六年(1124年)下诏,将此观钦定名为“太平宫”,自此,这一称谓便一直沿用。直到今天,宫观虽早已倾圮,但这一称谓,又被这片地域所采用,成了一个地域名词。

约翰·汤姆逊拍摄的太平宫鼓楼,1870年

作为道家一道场的太平宫,声名颇显,但在民间流传更广的,是处在同一地方婆媳塔的故事。在太平宫附近,有两座塔,矗立在山岗之下田畴之旁,一高一矮,人们称之为“婆媳塔”,高的是婆塔,矮的是媳塔。五十多年前,九江城还有人专程到这个山垅里,探访这相依相望的两座塔。围绕婆媳塔,流传着不同版本的故事,我就听过两种不同的传说。

据传,在这个山垅里,有一人家,一对老夫妻,一对小夫妻,男的父子俩外出谋生,女的婆媳俩在家厮守。不幸的是,两个男的客死他乡,两个女的成了寡妇,婆媳俩在这山乡凄苦度日。后来婆婆想:客死他乡的人,做鬼也是孤魂,很可怜,为了夫君在阴世不遭罪,她决心砌个塔,用塔来镇邪保佑亡灵。于是自我克俭,攒钱买料,又不辞辛劳地拣砖拣石,一定要把塔砌起来。她的思想行为让媳妇受到启发和感动,于是学着婆婆,也要砌个塔来保佑自己的夫君。许多年后,婆婆的塔砌起来了,立在田的北边。后来媳妇也把材料和钱积够了,就在田的南边砌塔,她考虑自己是晚一辈的人,不敢把塔砌成与婆塔一般的高,故意将塔砌矮一截,以示自己低一层。这就是婆媳塔一高一矮的由来。

同一故事的另一说法是,后来的日子,媳妇待婆不好,欺负婆年老体弱,并经常虐待婆。媳妇的行为激怒了上天,后来媳妇砌塔时,塔总砌不完整,一砌好,雷公就把塔的上截击倒,反复无数次,总也封不了顶。这就是两塔一高一矮的原由。整个故事的核心含义,无论哪个版本,都是劝人要善,透着一种善恶都会有报的说教。善良的百姓总是借助天神的力量来惩恶扬善,这难道不是小民百姓悲苦无助的一种呐喊吗!

保存在庐山博物馆的太平宫璇玑玉衡 图源:搜狐网

婆媳塔的故事尽管引人深思,但它毕竟是子虚乌有,这点,民国年间的修志大师吴宗慈已作过一番考证,指出了其讹误渊源所在。吴宗慈修撰《庐山志》,很是花了一番心血,历时四年遍历了庐山的各个旮旯,参阅的书籍达四百多种,有的是家传绝本,他都设法叩求一览。不广读无以积学养,不遍访无以得真识。由于花了功夫,付了心血,他的《庐山志》堪称志书精品,连毛主席看了之后都连声夸赞“是好书”。

吴宗慈在《庐山志》里提到了婆媳塔,言“距太平宫半里许,见石之砌筑,即所谓婆媳塔者,立道左右,右者己半颓,故不及左者高。”这表明他来到实地探访,并看到了被称之为“婆媳塔”的建筑实物。但他产生了怀疑,觉得它不像塔,于是进行了一番探讨,到当地的宫观寺庙去询问道士和尚,那些僧道都不知道婆媳塔是怎么回事。他又从记录当地的典籍上,如桑乔的《庐山纪事》和毛德奇的《庐山志》,都找不到婆媳塔的记叙痕迹,于是更加怀疑婆媳塔的真实性。但婆媳塔的故事在当地民间流传很盛,乡民十分肯定的指认“道之左右”的石砌建筑,说那就是婆媳塔。

对此,他认真地参读了一些古人的诗词文章,尤其是明清时文人的记叙,觉得那颓圮的石筑,应是太平宫的配套建筑钟鼓楼。但为什么婆媳塔的传说又流传那么广呢?原来上世纪三十年代,流行着一个读物《庐山指南》,其中有婆媳塔的记叙,言“太平宫近,左右有二台,曰婆媳塔,各高四十尺,已历千余年,塔之建筑为Moorish(摩尔)式。”其实这只是当时文人的一篇游记文章,不足为据,但因了这篇文章,又刊载在《庐山指南》里,为讹传起到了推波助浪的作用。吴宗慈的探访考证,为婆媳塔的讹传算是划了一个句号。

太平宫鼓楼 摄于1936年

如今,作为地名的太平宫,知道的人很多;但作为一古迹的太平宫,知道的人就不一定很多。而由太平宫衍生出的婆媳塔的故事,知道的人就更少了,这是因为这些年来,已经没有人再讲这个故事的缘故。没人再讲,有故事可能欠精彩的原因,也有教化方式选取的原因。如今崇尚的是一种新型的教化,传统的教化已经显得非常势微了。

本文参考资料:《太平广记》 吴宗慈《庐山志》

老石

【读后记】

1872年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逊出版了那部著名的《中国与中国人影像》(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在这本照片集中收录的他在1870年拍摄的九江太平宫。由于照片里有一老一少两个妇人站着前面,因此有人说汤姆逊是因为婆媳塔之名,找来了一对婆媳模样的女子做摆拍。

其实书中并没有提到婆媳,画面加入人物的道理很简单:以人的身高比例来表现建筑的体量,并使画面具有活力。汤姆逊还有几张没有出版的太平宫双塔摄影作品,有的照片里只有那位拄着拐杖的老太太,没有所谓的媳妇。

约翰·汤姆逊的原始照片之一

0 阅读:0

冯晓晖

简介:旅行、摄影、码字,多个职业,多种角色,多一种维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