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从甲午战争前就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我国的各种情报,为其发动侵略战争做准备。根据美国情报专家Jonathan D. Welch的《商人、僧侣、学生和间谍:日本在华情报搜集(1868-1894)》一书中披露的信息:从1868年到1894年,三代日本情报搜集者在中国活动。由日本政府(尤其是日本帝国陆军总参谋部、外务省和后来的日本帝国海军)赞助,这些收集者提供的信息和观点影响了日本高层决策者,鼓励日本在1894年挑起对华战争,并为日本在那场战争中的胜利做出了贡献。然而,日本在中国收集情报的努力并不是完全成功的。1894年8月1日宣战后不久,清朝官员开始破解日本的情报网络,并设法逮捕了10名涉嫌从事间谍活动的日本平民。其中一名被捕的日本平民通过贿赂一名警卫逃脱了。其他人都被处决了。《第六章:备战》借鉴了清朝和明治档案中以前未翻译的材料,研究了日本在甲午战争前夕如何在中国境内动员其情报收集网络。这一章展示了两名日本情报收集者的活动,并指出了他们的赞助者、来源、方法、任务、挑战和误判。本章还描述了清朝当局进行的反间谍调查。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中国的情报活动广泛而复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东北亚地区建立其战略优势,为其发动侵略战争做准备。这期间日本在中国的情报活动的主要情报机构与网络包括:
关东军: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地区负责执行军事行动,并且拥有一个强大的情报网络。关东军的情报部门(“关东军特务机关”)不仅收集军事信息,还监视中国的政治动向和社会变化。
日本南满铁铁道株式会社调查部:建于1906年,九一八事变前后,配合日本关东军,搜集苏军情报,中国抗日武装动态。沿着铁路进行地理测绘,调查山川河流,沿岸兵力部署等。进行40多年情报活动,堪称历史最悠久情报机关。
黑龙会:最大的黑社会组织。从日俄战争时期,在东北旅顺搜集俄国军事情报。抗战前, 在中国各大城市设有分支。为给日军开战找借口,不断挑起争端,第一次淞沪会战,就是由黑龙会挑起的。黑龙会各地分支机构成员超过了10万人。情报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军事侦察:日本通过间谍活动获取关于中国东北的军事部署、军队数量、武器装备等信息。这些情报有助于日本制定入侵计划和实施策略。政治情报:日本关注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局势,包括地方政府的动向和反日情绪。通过对中国政治力量的研究,日本试图找到合适的时机进行行动。社会调查:日本还调查中国东北的社会状况,包括经济情况和民众对日本的态度,以评估入侵后的治理难度。
情报获取方式包括:
间谍活动:日本派遣了大量间谍和特务进入中国东北地区,伪装成商人、游客或其他身份,以获取秘密情报。潜伏与渗透:日本通过与地方势力或反对派合作,获取内部信息,进行渗透活动。技术手段:除了传统的间谍活动外,日本还利用无线电通信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情报收集。
情报活动的影响:
策划侵略:通过获取详细的情报,包括对当时国民政府抵抗决心的分析,关东军能够冒险策划“九一八”事变的实施步骤。误导与伪装:日本在实施“九一八”事变时,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其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伪造了中国军队进攻的假象,以此为借口进行全面侵略。这种情报战术使得日本能够在国际上制造混乱并掩盖其侵略的真实目的。
总的来说,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前的情报活动为其侵略中国东北的计划提供了关键信息,使其能够在军事上、政治上和社会上做好冒险的准备,最终实施了一系列精心策划的侵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