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垒磊
最近陆续看到了各地的一些文件和小道消息,不知道真假,但体制的趋势就是变得“活更多,规定更严,钱更少”,这是一定的,因为财政没钱了。这很好理解,正常你在一家家里米见底了的公司,老板都是抓考勤,骂人,脾气不太好的,因为老板一定会把自己的焦虑和压力一级级地传递下来。
这事儿搁10年前是很难想象的,大家总觉得体制会越来越好,是,我也说过一线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体制是多数普通人最好的归宿,但注意前提,一线和沿海发达地区,以及普通人——如果你不普通,那体制就是在浪费你的时间,以及如果你在小地方,体制的意义也不是很大,因为体制的收入会严重依赖于该地区的经济情况,以及当地政府有没有钱。
最近一两年,有好几个前同事跟我说过想跳出体制,但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这就是问题所在,体制的优点在于稳定和安全,但缺点在于当它某一天不够好的时候,你只能任由它pua,领导一句“不服你出去啊”,你顿时就泄了气了——这是多数体制人的常态,因为安全和稳定,大家可能从来都没想过去磨练自己跳出去的能力。昨天有人说自己的工作就是要不停喝酒,怎么破?体制里差不多就是这样,你出不去,又想别人不给你穿小鞋,那就只能忍。可忍了有钱就算了,就怕几年后钱越来越少也只能忍,那可能就会有点不太甘心。
我昨天在直播里说,不冒险是最大的风险。这不是说人就得去做那些有最大风险的事,得不停地去赌博,完全错误,我是最不提倡赌博的,就像体制里的人,我也非常不提倡脑子一热就辞职的行为。但不赌博,不代表不冒险;不冒大风险,不代表连小风险都回避;虽然淹死的都是会水的,但一点水都不碰,是更危险的,因为这意味着一旦你落水了,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性。
学游泳最大的用处是什么?不是让你学会以后天天去游,而是增加落水以后的生还概率。在后果可控的情况下逐步冒险也是一样,它是为了拓展你的能力边界,以便应对各种突发的环境变化,增加你的生存概率。
我记得我小时候看过一部TVB的剧,叫《冲上云霄》,里面有个镜头,是民航飞机遇上了危险,最后玩世不恭但有着战斗机驾驶经历的顾夏阳机长挽救了大家的性命。开飞机这件事,尤其是民航飞机,需要谨慎加谨慎,能不冒险就不能冒险,毕竟一机人的性命在那里。但如果真的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你是愿意坐在平时就有丰富的“冒险经验”的顾夏阳机长的飞机上,还是在实战里几乎没有遇到过任何危险的机长的飞机上?
有些冒险不是必需的,但有些事情,我们在人生中大概率会经历不止一次,比如经济危机,就业危机等,也就是有些风险,你大概率是避不开的。你说一个勤勤恳恳只想在一个地方上班上到死,赚来的钱只存银行的人,能不能安稳度日到死?极大概率是不行的,公司倒了怎么办?行业没了怎么办?银行吞你钱怎么办?钱贬值了怎么办?干不动了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社保发不出来干脆不发了怎么办?……
有个看似很奇怪的现象,就是越是不主动冒险的人,风险越是会找上来。其实也容易理解,对风险掌控能力越强的人,能力边界越大的人,对小风险的发生越是无感,也就是“生活中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是一直都在发生的,但由于都在他们能掌控的能力边界之内,导致他们不认为自己在经历什么风险”。
可对于那些从不冒险,从不尝试新事物的人而言,生活中的所有波动都在预计之外,自然是时时焦虑,处处惊心,因为每一件都是“大事”。
有人会说,那后者不也在经历的风险吗?这非常不同。主动追求风险的时候,你是可以自己设置安全空间的,是可以自己掌控大小的;而被动被风险裹进去的时候,你是不会有选择,也不会有学习机会的。生活并不会跟你打招呼,也不会给你任何的缓冲。
普通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刻都没有积累,而是总在意料之外,由于应对的经验欠缺导致被动归零,总是在重新开局罢了。
(完)
.............................................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