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死后,51岁的李卫随之气绝身亡,乾隆:一介庸奴竟敢托名立庙

圣恒看历史 2024-10-12 05:04:46

李卫,汉人出身。他的仕途起始于康熙,发达于雍正,结束于乾隆。

一、雍正有多宠李卫?

李卫家特别有钱,李卫不想走那漫长到好比攀登万仞冈的科举之路,想想十年寒窗,科举无门,万般心伤,愁绪难排,而结果很可能会折戟沉沙,于是他决定走捷径。

当时可以捐官,也可以买文凭。买一个知县大概要4600两银子。

于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李卫就摒弃科举的弯弯路,直接花钱买了个员外郎的官,此官职属于六部中的司官,品级为从五品,是个闲职,可李卫并没有把它当作闲职。同年,李卫就入朝为官了,那一年是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李卫对工作尽职尽责。

两年后,李卫升任户部郎中一职,位阶从二品,主要负责户籍、土田、赋役、蠲复、婚姻之政等,比较有实权。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副部长,级别为正厅级,权力就如一般地级市的市长。

《清史稿•李卫传》: 李卫,字又玠,江南铜山人。入赀为员外郎,补兵部。康熙五十八年,迁户部郎中。

李卫为官期间,勤勉正直,他办事认真,对工作竭尽全力,不畏强权,初为官的李卫就很明显地表现出这些人性的光辉。

在李卫任户部郎中时,朝廷让他管理银库事务。他深知户部是国家财政之根本,更是重中之重,每天金银流转,诱惑和风险并存,因此在工作上他丝毫不敢马虎。

有一个亲王的属下仗着主子的权势捞油水,他巧立名目对于收缴的白银都要每千两额外加收十两作为库平银(两)。李卫发现后,就对其劝阻,一而再再三地相劝,可是此人根本不听。

对于此,李卫没有选择不管不问,他巧妙直接地当众揭发检举:他在库银外的走廊上放置一木柜,上面用醒目地写着“某王赢钱”四个大字,旁边附注说明这是某某亲王的“赢余”,指明是非法收入。

在众人的指指点点下,这位亲王十分难堪,只好责令那位手下停止多收。幸亏在九子夺嫡中,这位亲王没有取胜,否则李卫就不一定这么好运了。

李卫以其独特的胆识与不屈不挠的人性品格,赢得雍正帝的欣赏。当时的大清,地方官员多沉迷于安逸,对于上面下达的命令往往阳奉阴违,政策推行如泥牛入海,难以见效。李卫就是雍正眼里的一股清流,因而雍正刚一坐上龙椅就对李卫进行提拔重用。

起初雍正帝是任命李卫担任直隶驿传道职务的,就是准备让其负责掌管驿递之事。

过去传递公文,都会在沿途各地修建驿站,为公职人员提供换马、休息的地方。而直隶驿传道则是负责直隶一省驿站的公务,以确保信息的快速传递和物资的顺畅流通,用来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可是,李卫还没有上任,雍正帝就在人事上改变了主意,他对李卫发布另一道圣旨,让他到云南担任盐驿道一职,主要负责处理盐政方面的事务,希望李卫能彻底扭转私盐泛滥的情况。

盐作为日常最简单的调味品,却是古代官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国家经济命脉的主要一环,因而从很早开始,为了确保税收的稳定,维护国家财政安全,官府就对盐进行垄断,禁止私人贩卖。

可是高昂的税收,繁琐的流通环节,以及官员的贪污腐败,导致盐的价格居高不下,远远超出了普通百姓的购买能力,就这样私盐应运而生,它的价格低廉,交易灵活,很快在盐市场占领一席之地,甚至一些官员也参与其中。

对于贩卖私盐的行为,清廷屡禁不止,难以杜绝,让雍正帝大为头疼。

雍正帝很看重李卫的为人和办事能力,对他信任有加。云南作为当时重要的产盐区,他让李卫赴任,就是让他去解决这个疑难杂症的。

果然李卫不负雍正的期望,在盐驿道任上,李卫政绩显著。李卫面对地方上根深蒂固的既得利益集团,他没有选择妥协,对那些横行乡里的豪强,他坚决打击,对于那些在私盐中浑水摸鱼的官员,李卫同样不留情面,以铁腕手段整顿。

一些朝中官员抱团向雍正抱怨与控诉,说了很多李卫的坏话,对这些雍正帝一概不理睬,对于李卫的“作风不好”,他心知肚明,这是利益集团的诽谤罢了,雍正帝更加坚定对李卫的信任与重用。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帝下旨,将李卫直接提拔为云南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税赋,仍然让他兼管盐务的职务。这级别属于封疆大吏,由此可见雍正帝对李卫的恩宠极大的。布政使主要是科甲出身,其中进士出身最多,而李卫在科考上什么也不是,就一跃成为布政使。

到了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让李卫担任浙江巡抚,从二品,李卫成为浙江省地方政务的最高长官,这一年李卫37岁,成熟稳重,富有工作经验。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又加给李卫要职,让李卫干老本行——兼任两浙盐政使,整理盐政,查处私盐贩卖。

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帝再次给李卫升职,让他升任浙江总督,总管福建、浙江的军民政务,使李卫成为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

李卫在雍正帝的恩宠之下并没有恃宠而骄,他在工作上更加卖力。他无论踏足哪里都会造福一方百姓,在当地引起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卫到任之后,立刻将精力投向了困扰地方已久的私盐问题。

面对当地大盐枭的嚣张气焰和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网,李卫下定决心要根除私盐泛滥的顽疾。他在海宁县长安镇组建并加强缉私队伍,直击私盐贩运的心脏地带。

他对过往船只和人员实施严格检查,确保每一粒盐都能合法流通。

同时,李卫还与常镇道及京口将军紧密合作,整饬吏治,加强水陆巡查,形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监控网络。

李卫最终摸清了当地最大盐枭沈氏的底细,并将其一举抓获,其他私盐贩子也都如鸟兽散。浙江盐区多年的弊病得以革除,盐税也比往年增加了整整2倍。他的一系列举措,有效遏制了两淮私盐通过镇江府流入浙江盐区的势头,使得当地盐政秩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盐商们开始遵守规则,百姓们也得以享受到更加稳定、公平的盐价,生活变得更加安宁。

在整顿盐政的同时,李卫并未忘记民生之本。他亲自督导,启动了多项民政工程,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海塘工程的修筑。使沿海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此外,李卫还明察暗访,大力打击江南地区的海盗。这些不法之徒长期横行乡里,欺压百姓,严重破坏了地方的社会秩序。李卫采取雷霆手段,逐一将其剿灭,使得江南地区的社会风气为之一清。李卫所做的种种都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赞誉。李卫在担任浙江总督期间,秉持着一颗勤政爱民、勇于担当的责任心,推动了浙江地区的全面发展。

对实干家李卫,雍正视若国宝,到了雍正七年(1729年),加封李卫为兵部尚书,不久加封他为太子少傅。雍正十年(1732年)五月,雍正帝又任命李卫为署理刑部尚书,不久又让他出任直隶总督,并命提督以下的官员都听命于他,一直到雍正帝驾崩,李卫所受的奖励不断。

二、乾隆是怎么对待李卫的?

1735年,雍正皇帝驾崩,皇权的接力棒平稳地传递到了皇四子弘历手中,乾隆帝登上宝座。以才干著称的李卫,虽然在雍正朝立下赫赫之功,被雍正信赖和重用。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即位后,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政治格局和治理需求,李卫的境遇不觉就变了。

乾隆继位后,李卫依然受到重用,兼管直隶总河,裁营田观察使,继续在江浙一带任职,负责整顿盐务,打击盗贼,维护地方治安。表面上看李卫的待遇还行,因为刚即位的乾隆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自然离不开那些经验丰富的老臣们的支持。因此,乾隆就对李卫采取了怀柔策略,保留了其直隶总督的要职,还额外委以河务重任。

在此期间,李卫公正无私地处理了诚亲王护卫库克与安州百姓的土地纠纷案,严惩了库克,维护了百姓的权益,赢得了民心,也赢得了乾隆的赞赏。他特赐李卫团龙补服,这一殊荣在清朝历史上极为罕见,纵观整个清朝也只有五位汉臣获此殊荣。

不过乾隆对李卫是有猜忌的。李卫的名声早在民间打响,“功高震主”是皇帝最忌讳的。乾隆的猜忌源自于对皇权稳固的深刻忧虑,以及对李卫背后可能形成的政治势力的警惕。

1738年的一天,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成为改变李卫命运的转折点。

那天,朝会散去,李卫走出大殿,与随行的太监们谈笑风生,气氛融洽。这一幕却被刚刚结束批阅奏章的乾隆皇帝撞见。乾隆在治国理政方面比较严苛,对于臣子的言行举止也都有严格的要求,尤其是臣子与内廷宦官的关系,他格外敏感。他认为李卫此举有违臣子本分,有结交内侍、图谋不轨的嫌疑。

对此他龙颜大怒,下旨严斥李卫,指责其“结交内史、欲图谋不轨”,并下令将其移交吏部议处,李卫百口莫辩。

在愤懑和忧惧之下李卫急火攻心旧疾复发,不久便撒手人寰,享年五十一岁。

李卫死后,乾隆皇帝作为补偿,公开肯定了李卫生前的功绩,称赞他“有才能、能干事、把边关重地都治理得井井有条”,还撤销了对他的所有处罚,并特旨按总督之礼进行祭葬,赐谥号“敏达”,以示哀荣。

"李卫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宣力封疆,无少瞻顾,畿辅重地,正资料理……今闻溘逝,深为悼念。"——《清史稿》

李卫虽然死了,但他的名字在江浙一带家喻户晓,老百姓对他勇于担当、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事迹进行歌功颂德,甚至立庙跪拜。可谁也想不到,这位曾被雍正帝器重的大臣,在离世后的四十余年后,又遭遇了一次风波。

就在乾隆第五次南巡至杭州西湖时,意外发现了山湖花神庙内供奉的“湖山神位”,竟是李卫及其老婆的塑像。对此乾隆很生气。毕竟,李卫在他心中曾是一个禁私盐、捕盗贼的能臣,如今却以这种方式被民间神化,在乾隆眼里这是对皇权的一种挑战。乾隆怒气冲冲地下谕说:

“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

随即命人撤像烧毁。

三、李卫真是一介庸奴吗?

从李卫的出身及离世事迹来看,他既不是家奴,也并不平庸。说乾隆说李卫是“一介庸奴”,是没有任何历史记载的,这是来自于电视剧《雍正王朝》和《李卫当官》里的情节,影视剧里,李卫是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街头混混,后来成为四爷胤禛府上的潜邸奴才。

李卫敢托名立庙?

在中国民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活人不立像,因而李卫在活着时是没有人为他立庙的,立庙是他死后的事儿。由于李卫对朝廷的贡献很大,为老百姓造福众多,所以,他不但受到雍正的重视,也得到百姓的肯定。

在李卫死后,当地百姓们为他立了神像。也就是说老百姓是自发为李卫立的庙,说李卫自己托名立庙就是乾隆的胡言乱语。李卫的死和乾隆帝的打压脱不了关系,百姓私下为李卫立庙颂德,在乾隆那里就是对皇帝的不满,对皇权的挑战,因而他生气,怒不择言。

0 阅读:0

圣恒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