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生活与信仰

昕瞳看历史 2023-02-19 01:46:08

满族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历经挹娄、勿吉、靺鞨、女真几个发展阶段,清代时称为"满洲",辛亥革命后,改称"满族"。满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祭祀、礼仪等古老的生活习惯,至今仍广为流传。

袍服是满族的传统服饰。满族男女老少都穿袍服。满人又称旗人,故而袍服也称"旗袍"。旗袍款式高雅,清新大方,具有浓郁的满族风格。满人旗袍样式最早宽松肥大,后来逐渐演变为"略开瘦小"。自民国时期,旗袍款式演变为窄瘦合体,多为紧贴腰式,直领开右大襟,钉扣绊,腿侧开叉,长至足面,至今仍然盛行。

满族男女老幼都穿布"兜兜",紧贴胸腹,系于腰后。兜兜多绣上吉祥字或图案,如小孩绣"长命百岁",若是本命年则一律戴红兜兜。满族小孩多戴猫头帽、虎头帽,俗称吉祥帽。帽子绣成猫、虎等动物脸谱,两侧各带有"动物耳朵",形象可爱。

满族的饮食很有特点,由于满族的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最早以游猎为生。因此,饮食多以兽肉及野生植物、菌类为主,"多畜猪,食其肉"。吃祭神肉是满族的一项原始食俗。在民间,新年祭神时,都要做血肠(即后来的白肉血肠)。满族人喜欢吃甜食,萨其玛是满族传统风味糕点。"萨其玛"是满语,汉语叫金丝糕、蛋条糕,香甜可口。东北冬季寒冷,满族人还特别喜欢吃火锅,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满族先民在狩猎时,常用陶壶等器皿煮食物吃,天气寒冷,往往要边煮边吃,这是火锅最初的雏形。后来逐渐衍生出天上锅(飞禽锅)、地上锅 (走兽锅)等,火锅在全国流行后,又融入了各地的饮食特点,形成了风味各异的火锅。此外,还保留了饽饽、酸汤子、过节时吃"艾吉格饽"(即饺子)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

东北天气寒冷,也形成了独特的居住习俗,以御寒为主。满族先民最早居住在地室,地室多建于向阳的高处,利于阳光照射和通风。后来逐渐演变为借山建房,至明代时,开始以砖石建房。一般屋内设有锅台和火炕相连,现在俗称连锅灶。房屋建筑也与现在相似,先建房柱,然后以泥土或土石修建四壁,房顶覆W茅草。而口开东间,内设连二抗, 这种房子称为"筒子房"或"口袋房",建筑形式称为"坐轿式"。现在东北农村住房还保留部分特点。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日常生活中有各种礼节,主要包括打千礼、抚鬓礼、拉手礼、抱见礼、半蹲礼、磕头礼等。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尊老敬上、长幼尊卑的礼节。晚辈遇见长辈主要行打千礼,即弹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弯,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并问安;也可行抱见礼,即晚辈要抱长辈的腰,长辈抚晚辈的背。而家中晚辈则每日早晚都要向父辈、祖辈打千、问安;要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小安即垂手站问好,大安即打千,也叫"单腿跪",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长辈先行,等长辈走过再行;而下属对长官或少辈对晚辈多行磕头礼,特别是年节时,均行叩头礼,即先脱帽,跪左膝,后跪右膝,马蹄袖一弹,双手着地,连叩三下头。女子礼仪则多行抚鬓礼、拉手礼、半蹲礼。

满族传统婚俗中一般是"同姓不婚"。满族人认为同姓即同祖,同姓婚配是极不光彩、败坏门庭的事。满族婚配讲求辈分一致,若有姑娘家嫁上辈人,婚后随丈夫抬辈分。舅舅家的女儿可以嫁给姑姑家的儿子,被称为"姑姑做婆",但姑姑家的女儿不能嫁给姑姑家的儿子。

满族的结婚仪式也比较复杂,有通媒、纳彩、过箱、迎亲、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门、对月等诸多程序。一般是由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求婚,互赠信物,然后是选择吉日订婚,互赠礼品、嫁妆;结婚当日,男方抬花轿到女方家迎亲,回到新郎家,花轿落地,新郎要虚射三箭。新娘蒙红盖头下轿,与新郎站在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即拜天地。入洞房后,新郎用秤杆揭去盖头扔到房檐上。然后夫妻喝交杯酒、吃合喜面等,众人闹洞房。结婚当晚,新郎新娘要祭拜祖宗。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装烟敬茶,拜宗族,认明辈分,谓之分大小。一般在婚后三日,夫妻同回女方娘家,拜见娘家人并拜祖宗。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谓之住对月。至此,婚娶仪礼才算结束。

婚后,新媳妇头一年是不能上炕同公婆、丈夫同桌吃饭的。长辈吃饭,媳妇要在旁伺候,否则,就视为不敬不孝。儿媳妇不许在大爷面前露胳膊露腿。儿媳妇对公婆要恭敬,若有事外出,临走要给公婆装烟,说声"请阿玛、额娘看家"。一日三餐都要站着侍候,早晚还要给公婆送洗脸水和洗脚水。满族有重小姑子的习俗。满族未结婚的姑娘地位很高,公婆上坐,小姑次坐,媳妇则在旁边侍候。

满族的育儿习俗很有特点。如果生男孩,就在门左挂弓箭,否则在门右挂彩色布条。宝宝出生第三天时,亲朋前来祝贺赠礼,俗称"下奶"。孩子满月时,家里要请客吃"满月酒",并将弓箭或布条取下挂在"子孙绳"上。孩子百日时,要用从各家要的彩布条编成锁,称"挂锁"。周岁时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抓周"。一般在16岁时,男孩剃发,女孩盘发髻。至今在东北地区仍然保留"下奶"、"满月"、"抓周"等传统习俗。东北有句俗话,"养活孩子吊起来",说的就是满族人带孩子的情况,若把孩子放在地上不安全,有蛇虫之类,放在火炕上,孩子容易上火,一般都把孩子放在悠车子里,再把悠车子吊在房梁上,这样做,猫狗蛇虫不容易咬到孩子,悠车子一晃动,苍蝇、蚊子也会避开,还能生出凉风,给孩子消暑,这样,孩子睡得很舒服。

满族的葬礼一般以土葬、火葬为主。满清入关前,日常生活游牧为主要方式,居无定所,随季节迁移,明清之战时,战死者尸骨不便送回家乡安葬,所以葬礼多以火葬为主。随着满清入关,葬礼仪式逐渐转 为土葬的方式,死后在家中停灵7日,举行祭奠。入殓时棺内放金银等物,贫者用金银箔元宝代替。出殡后,每7天到坟上烧一次纸,连烧7次。百日时要烧百日,周年时要烧周年,清明节要上坟。现如今,东北地区仍然保留着祭奠亲人的传统仪式,如烧七、烧百日、烧周年等。

满族有许多禁忌。最主要是不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铺狗皮褥子,同时也不伤害喜鹊及乌鸦。

满族不吃狗肉是因为满族的先辈们长期处于游牧生活中,狗对满族人来说,是他们在渔猎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帮手。因而,人们也就不忍心杀其命,食其肉,逐渐形成了忌食狗肉的习俗。

满族还有很多禁忌,比如满族西为贵,一般满族家庭都将西墙作为供奉祖先神灵的位置,不准在此悬挂物品或张贴年画,甚至连西坑也被称为"佛爷炕",西炕上也严禁住人或放置杂物,否则视为不敬行为。即使是客人也不能在西炕休息,更不允许将狗皮帽子或鞭子放在西炕上。

满族人一般都信奉萨满教,且历史久远,最早可追溯到其远祖肃慎人那里,据记载,"肃慎人死后,葬于野外,然后,用树木做成供桌,杀猪等牲畜作为祭品放在供桌上,当作死者的粮食。"萨满教属于原始部族信仰,是"万物有灵"思想为基础的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曾广泛流传于中国东北到西北边疆地区,因为满语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而通古斯语称巫师为萨满,故而称为"萨满教"。

12世纪中叶,中国南宋徐梦莘所撰《三朝北盟会编》中已用"珊蛮"一词,记述了女真人信奉的萨满教。金代帝王与女真百姓对萨满教都很热衷,萨满在宫廷和民间的活动甚为兴盛。"阿骨打起兵反辽,祭天誓师,用的就是萨满教仪式。"后金、清代以来,满族帝后与平民,均继承了祖先信仰供奉萨满教的传统。满族先民们把祭祀作为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大事。祭祀活动,不仅祭祀对象众多,而且仪式繁杂,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萨满教崇拜各种神灵,分为野神祭、家祭、汉八旗烧香祭等。萨满服饰,常见的有神帽、神裙、七星褂、铜镜等。神帽上多有鸟形模型、各种骨珠以及铜镜、铜铃等饰物,代表着吉祥如意或驱除邪魔的含义。满族萨满祭奠的仪式主要是烧香跳神。平时,每月逢初一、十五,由穆昆达(或萨满、或栽立)焚香叩头祭拜,逢年过节则摆上供品,焚香敬神,众族人行三拜九叩礼,以表示满家男女老少永远不忘根基之心。当某家举行烧香跳神典礼时,人们在施祭的"神堂"摆上"神谱"和"木雕神偶",烧香起舞,配唱词,请神附体。

跳神时,萨满神帽上有各种动物形状的饰物,身穿饰有各种彩色飘带舞裙,腰系长铃、铜镜,手执单鼓,一名萨满为主,另外的萨满为他击鼓伴奏。配以舞蹈、唱词,请神灵附体。请来神灵后,在舞蹈中模仿所请神灵的特征,比如:请来"鹰神",要拟鹰飞舞,啄食供品;请来"虎神",要蹿跳、扑抓,"耍鼓旋转"。

久而久之,这种具有一定艺术欣赏价值的萨满跳神,逐渐形成为一种群众娱乐文化传统。金代以后,随着东北各地与关内文化交流的增多,佛教、道教也逐渐成了满族人信奉的宗教。

满族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民族习俗在现代生活中依然存在影响。

0 阅读:19

昕瞳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