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懂点儿体育的人,应该都会有这样的观赛体验。
当比赛的一方大比分落后,且剩下的比赛时间也不足以扳回比分甚至反超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把这段时间视为“垃圾时间”。领先的一方随意应付或者换上替补锻炼新人,落后的一方则无心恋战,每一分钟对他们来说都是煎熬。
回到综艺这个行业,虽然没有明确的倒计时和比赛对象,但冷眼几乎嗅到了“垃圾时间”的味道。
什么是综艺的“垃圾时间”?
冷眼认为,这种无法从根本上扭转的商业模式、无法依靠单一平台或公司进行改变、且按照现有规律必然会走向失败的阶段,视为综艺行业的“垃圾时间”。而眼下,整个行业充斥着无能为力与无可奈何,“垃圾时间”正在进行时。
“垃圾时间”的标志
综艺的这个“垃圾时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有一种说法是在十年前,认为当我们看到那四把转动的椅子、从旋转的电脑灯走出来的7位歌手以及听到那一声声“老爸老爸,我们去哪里呀”歌声的时候,综艺行业就已经进入“垃圾时间”了。
冷眼认为这个观点太过极端。毕竟,当年的综艺对赌、季播时代和大片制作,的确开启了一段综艺的繁荣期,也让这块蛋糕越做越大。一年所生产的综艺数量,客户与资本的总投入量,各工种从业人员的人数,都让人明显感觉到行业强劲的上升势头,还远没到“垃圾时间”的时候。就好像比赛中,你是比分领先的一方,但领先的并不多,比赛还将继续。
然而繁荣之下,综艺商业模式的单一终究还是被掩盖了。经济向好的时候,客户有钱,平台也愿意投入,甚至不计成本的去抢夺资源,实现内容的快速储备与核心用户的原始积累。
于是,当出现经济下行的大趋势和三年疫情加速的情况时,就逐渐暴露了综艺商业模式的弊端。蛋糕越来越小,各方的投入就会愈发谨慎,直到各平台发现综艺变成了一门“不做不赔,少做少赔”的生意后,干脆就开始“摆烂”。降本、降产能、提高单个项目的立项标准、缺乏耐心……这都是当下市场的真实写照。
如果一定要说一个时间点的话,冷眼认为那就是2020年。因为在这一年有一个重要的标志,那就是人均单日消费短视频的时长达到了2小时,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2.5小时。这就基本预示着用户对短视频消费的心智已经完成,从此,综艺行业彻底进入“垃圾时间”。
要知道,单个用户单日的娱乐时间是有限的,当用户愿意拿出超过2.5小时的时间去刷短视频的时候,那些动不动单期时长就接近2小时的综艺节目,自然就会给用户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
另外,疫情加速着经济下行,普通人的焦虑成为了社会性问题,情绪价值的获得也成为了缓解焦虑的一种方式,而短视频能够提供的情绪价值是巨大的。当用户不断增加自己的时间给到短视频的时候,用户自己的心智也就不自觉的发生着变化。
而到今天,心智已经完成,短视频成为了第一选择之后,仅剩的那些客户与资本自然就会去到用户停留更久的地方,综艺只能退后。
写到这里,冷眼认为有必要分析一下这背后的原因。老生常谈的那些就不啰嗦了,冷眼想认真的回归综艺这个内容形态本身。在中国,综艺对于用户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接下来这个行业该怎么办?
具有“中国特色”的综艺
在中国,综艺的发展历程其实很短,但是从制作水准这个维度来看,国内的综艺确实在过去的十年里得到了迅猛发展。
但也正是因为那个阶段的内容,疯狂聚集着明星,使得用户观看综艺的关注点干脆就变成了明星。所以在中国,综艺就等于明星综艺。哪个明星火,观众就想看到谁,哪个明星越少出现,观众就越想看到。而在这个“垃圾时间”里,尤为明显。
这个共识一旦建立,我们就会发现诸多国内综艺之怪现象。
1)策综艺方案,就是在盘艺人
汇报方案时,领导最关心的就是艺人那一页。而提出的问题无外乎就是,哪些人能来,哪些不能来,多少钱,能不能便宜点,谁来飞行,能不能多飞一次等等。
所以好的综艺总导演们往往都具备一项特殊的技能,那就是对艺人排列组合的能力,以及围绕艺人创作出自洽故事的能力。
比如原定的艺人阵容,突然有人参与不了了,总导演依然能在大框架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全新的艺人组合策划出一个全新的节目故事,听起来就像是量身定制的一样。再比如,两档完全不同的综艺,常驻艺人就只有一两个人不同,总导演就能让几乎同一拨人组成两个所谓的综艺家族。
2)立项看冠名,考核看用户
因为绝大多数综艺都在拿艺人当售卖点,所以客户就自然不断提高下单要求,平台也就以此来决策一个项目是否能够立项。
前面说了,决策汇报时领导最关心艺人,其实原因就是艺人阵容直接决定了项目的盘面和客户的售卖。于是为了立项成功,制作者们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艺人身上,有了艺人才敢去跟客户提案和售卖。客户下单了,这个项目才能立项制作。
也就是说,客户愿意为哪些内容买单,直接决定了一个内容平台的供给与规划。即便平台制定了一些所谓的战略方向,但最终都是商业反向决定着内容创作。
而到了项目评价的时候,用户的观看数据又成了非常重要的指标。策划阶段的精力全在艺人和客户身上,用户的意见顶多象征性的听一听,作为提案PPT的前两页即可。到了节目上线时,一系列的用户数据奔涌而来,甚至还要求用户付费买会员。迎合着B端立项,却还想赚C端的钱,凭什么?
3)跪完客户后的内容,让用户买单
综艺节目发端于电视,近十年兴盛于视频平台。所以免费看综艺是绝大多数人的基础认知,看个乐呵乐呵的综艺还要花钱,这是很难接受的。
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受互联网时代下的付费规则,其实去视频平台充会员看综艺和电视剧的习惯是逐渐在养成的。而且几大视频网站的会员数也都超过了1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用户基础。
那为什么C端的钱很难赚呢?冷眼认为原因很简单,因为你内容不好啊,创作时几乎撇开用户,内容是跪完客户之后的产物,用户凭什么会买单呢?
4)具有中国特色的“综艺赛道”
综艺是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在国外有真人秀和娱乐类这样的大分类。但是只有在中国,才有综艺赛道的概念。
之所以会有赛道概念,就是为了方便平台去做规划和比较,比如这个赛道今年的目标是制作两个S级等等。但是综艺内容怎么能这样粗暴的进行分类和规划呢,规定了边界,谈何创新?
好不容易有一个创新的idea,但是不知道放在哪个赛道。为了梳理好赛道,不知道花费了多少无意义的精力。更吊诡的是,有些赛道总共就只有一两档节目,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怪现象还有很多,冷眼只想说,随着进入到了“垃圾时间”,很多过去不那么明显的问题都在慢慢突显,接下来大家应该还有更多更深的体验。而我们,也应该要逐渐接受这一不可逆的事实。
综艺需要一个“奇迹时刻”
虽然很多比赛早早进入“垃圾时间”,但在竞技体育里,也不乏令人血脉喷张的“绝杀”,上演着令人久久不能忘怀的“奇迹时刻”。
综艺行业,同样需要一个“奇迹时刻”。
1)让平台真正回归内容
表面看来,国内的这几大视频平台都是内容平台的定位,但本质其实并不是。最核心的点在于,平台是根据什么来做内容的中长期规划的?
每年各大平台都会有多场资源招商会,现场会发布各家的内容战略和项目储备。但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战略可言,都是根据一个个推进中的项目倒推出的策略。
前面也提到了,基本上就是商业售卖的情况决定了平台会有什么样的内容,而客户的下单都是散点的,不同的客户有着不同的选择逻辑,拼在一起后,怎么就成了平台的内容战略了呢?
冷眼认为,真正从内容中长期出发去规划内容才是一个内容平台应该做的事情。比如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方案,创作者和平台领导需要在一开始就达成关于这个内容的中长期目标的共识,总共分几步走,要有耐心,每个阶段完成每个阶段的使命。决不能因为第一季不达预期而戛然而止,不然这个内容就永远达不到最终的效果,永远在从零开始。
2)忘掉爆款,扎根圈层
其实关于这一点,冷眼之前有反复提到。因为经济下行是一个长期趋势,再加上用户对短视频的消费心智已经完成,如果还在按照过往的商业逻辑去追求爆款,冷眼认为是不现实的。
什么是综艺“垃圾时间”里有可能的“奇迹时刻”?
冷眼认为那就是,忘掉爆款,内容上扎根圈层,重新优化单个项目的收入结构,真正回归内容创作,用持续不断地好内容去服务好圈层用户,让他们为此买单,最终彻底改变未来的综艺形态、生产机制与收入结构。
当商业模式彻底扭转了,内容生产才能有机会迎来变革,才是一个内容平台该有的定位。
当然,国内综艺行业的问题还有很多,冷眼也不可能在这里完全拆解清楚。但是综艺确实已经进入“垃圾时间”,行业需要一个“英雄”去绝杀这场没有倒计时的比赛,不然就只能被动的等待吹响终场哨声的那一刻了。
不吹不黑,综艺节目繁荣的时候是大家伙收入上升期,短视频出来之后收入上升极度缓慢甚至开始降低。
审美疲劳,到处都是那几个人
综艺,我就看过山东台的阳光快车道,大冰住持的,看了几年也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