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王教授视点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宋代大文豪苏轼以其才华横溢、风格多变而著称。他的诗词作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赠刘景文》便是这样一首充满深意的佳作。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日荷塘与菊丛的画卷,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美好祝愿。
原文: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一、荷尽已无擎雨盖
首句“荷尽已无擎雨盖”,以“荷尽”二字开篇,点明了时令已至深秋,荷花已凋谢殆尽。荷花,作为夏日池塘的主角,以其亭亭玉立的姿态、娇艳欲滴的花朵,赢得了无数文人墨客的青睐。然而,随着季节的更迭,荷花的美丽终将逝去,留下的只有枯萎的荷叶和残败的莲蓬。这里的“擎雨盖”,形象地描绘了荷叶宽大如伞、能够遮挡风雨的景象。如今,荷叶已尽,昔日的繁华不再,只留下一片萧瑟与寂静。
在这一句中,苏轼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寓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荷花由盛转衰,正如人生由青春步入暮年,一切繁华终将归于平淡。然而,苏轼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以更加豁达的心态去面对这一切。
二、菊残犹有傲霜枝紧接着的第二句“菊残犹有傲霜枝”,则将笔触转向了秋日里的另一抹亮色——菊花。与荷花不同,菊花在深秋时节依然傲然绽放,不畏寒霜侵袭。这里的“傲霜枝”,既是对菊花坚韧不拔品质的赞美,也是对菊花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洁姿态的生动描绘。苏轼通过对比荷花与菊花的命运,巧妙地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困境和挫折,也要像菊花一样,保持内心的坚韧与高洁,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这种精神,不仅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苏轼自身人生哲学的体现。
三、一年好景君须记
第三句“一年好景君须记”,诗人笔锋一转,将话题从自然景象转向了对友人的深情寄语。这里的“一年好景”,指自然界中四季更迭的美景,寓意着人生中那些值得珍惜和铭记的美好时光。苏轼提醒友人,要时刻铭记这些美好的瞬间,让它们成为自己前行路上的动力与支撑。这一句,体现了苏轼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在苏轼看来,人生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物质的富足和地位的显赫,更在于珍惜和享受那些平凡而真挚的美好时光。
四、最是橙黄橘绿时末句“最是橙黄橘绿时”,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诗人以“橙黄橘绿”这一鲜明的色彩对比,描绘了一幅秋日果园的丰收景象。在这个季节里,橙子金黄、橘子翠绿,一片生机勃勃、硕果累累的景象。这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人生丰收时刻的期许与祝福。
苏轼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他希望友人能够像这秋日的果园一样,迎来属于自己的丰收时刻,收获满满的幸福与成就。这一句寓意着人生的真谛在于不断追求、不断进步,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结语
《赠刘景文》是苏轼笔下的一首经典之作,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美好祝愿。在这首诗中,苏轼展现了自己高超的文学造诣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以一颗豁达、乐观的心去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与变故。
在苏轼的笔下,秋日不再是萧瑟与凄凉的代名词,而是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的季节。荷花虽尽、菊花犹傲,橙黄橘绿、丰收在望。这一切的一切,都构成了苏轼心中最美丽的秋日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