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一个演员,最重要的就是具备责任感。”
谈到自己的演艺事业时,王霙如是说。
他的名字鲜为人知,但他的面容却会让千千万万的国人产生熟悉和亲切的感受。
看到他不同时期的剧照,人们仿佛能跨越时间的长河,见到毛主席在那些峥嵘岁月之中的神态举止。
显然,他是扮演毛主席的常客。
从1989年与《开天辟地》剧组接触开始,王霙已经在再现伟人音容笑貌的道路上行走了30多年。
最初,他与毛主席只是长相相似。
但是在持之以恒的自我磨炼之下,他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在扮演伟人的事业中精进了许多。
王霙是因为怎样的契机而开启这份特别事业的?他对自己的职业又有着哪些认知?
扮演伟人,慎重认真
1989年,在中央实验话剧院工作的王霙收到了一则来自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通知。
工作人员告诉他,电影《开天辟地》正在寻找扮演我党早期领导人的演员,希望他能来上海试妆。
这个消息令王霙十分震惊,也十分欣喜,若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银幕之上再现伟人风采,那将是多么光荣的一件事情。
而王霙之所以会被剧组看到,还是因为一份单位送去的简历。
《开天辟地》讲述的是革命先行者们探索并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历程,是一部承载着巨大历史意义的电影。
剧组的所有人员都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工作,从挑选演员开始,要求便十分严格。
1921年召开中共一大,全国共有13名党员代表参加会议。
这13个角色,剧组希望演员能尽量贴合历史人物,做到尽可能完美的呈现。
不管是外貌还是身材,又或者是动作和神态,都力求还原。
从开始筹备,到最后确立12位参会代表的扮演者,工作人员们克服了许多挑战。但是,毛主席的扮演者,却一直没有定下来。
青年毛主席的形象,在当时的影视行业之中还算一片空白,所以剧组必须谨慎挑选,考量也会很多。
偶然的一天,剧组副导演胡立德翻看话剧院送来的简历,看到了关于王霙的介绍。
简历上的演员形象,一瞬间便抓住了他的眼球。
此人无论是从轮廓还是从五官特征来看,都有与青年毛主席十分相似的特征。
面容是他最大的优势,如果他能胜任拍摄任务,那效果肯定会更好。
就是这样,王霙才紧急赶到上海,化妆面试。
对于表演事业,他一直有着很大的兴趣和热情,但是对于扮演毛主席,他此前从来没有胆量去想。
出生在浙江杭州的王霙,天生就有着艺术细胞,从小便热衷于参加文艺活动。
年仅12岁,他就考到了专业的舞蹈班,系统性的学习芭蕾舞。
但后来他又发现,越剧这一传统艺术更能让他沉醉。
第二年,王霙就被越剧改革剧组录取,从舞蹈生变成了越剧演员。
此后好几年,他都致力于越剧表演事业,为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做贡献。
1982年,他考进了话剧院,从越剧演员转型成为话剧演员,在话剧表演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其实不同的艺术形式,都有一个相同的特征,那就是非常考验演员的舞台呈现和临场反应能力。
越剧与话剧都是现场式的表演,演员需要和观众产生联动反应,需要用自己的方式引发观众的共鸣。
多年的表演经历,为王霙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他虽然紧张,但是并不怯场,能够快速的适应自己的角色,也能在观众面前做出最恰当的反应。
所以当他化好妆,穿着长衫,缓缓出现在剧组人员面前时,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眼前一亮。
这就是他们想要寻找的青年毛主席,是能够从历史资料中走出来的毛主席。
就这样,电影中中共一大参会代表的所有角色都被定了下来。
从一个普通的话剧演员转变成扮演毛主席的特型演员,王霙深感责任重大,与此同时,巨大的压力也向他袭来。
在为正式的拍摄做准备时,他并没有让自己的准备停留在对于文字资料的学习上。
而是走出家门,走到更为广阔的天地当中,走到毛主席曾经的生活环境和革命环境之中。
湖南是毛主席红色革命思想的摇篮,家乡是塑造毛主席形象的最初地方,所以湖南之行,对王霙来说十分必要。
他参观了毛主席曾经待过的第一师范学校,去新民学会遗址走走看看,还专程走进了杨开慧烈士的故居以及毛主席的故居。
他并没有以普通游客的视角来观察这些地方,而是带着揣摩的心思,在自己的脑海中一遍遍的假设:
如果站在这里的是毛主席,他会看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
毛主席的堂弟以及他老人家的邻居,都在王霙的拜访名单之上。
这些人都是最了解毛主席的人之一,他们看到过毛主席工作时的样子,也看到过毛主席私下生活的样子。
尤其是邻居汤老太太,向他讲述了不少往事。
在前往毛主席父母的合葬墓穴之前,老太太递给了他一根拐杖。
1959年毛主席回到家乡,他在上山之时,就一边拄着拐杖,一边和身旁的人交谈。
当时的场景,老太太印象深刻,一直没能忘记。
握住那根拐杖的时候,王霙似乎感受到了与伟人对话的巨大能量,走到合葬墓前,他更是深受震撼。
也许王霙那时体会到的,正是伟人给岁月带来的力量。
保持体重,贴合形象
《开天辟地》之中的演绎,让王霙受到了许多好评。
他有意识的模仿青年毛主席的动作特征,举手投足之间带上了“恰同学少年”的气质,好一派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但青年毛主席与后来革命思想日渐成熟的毛主席又是有所不同的,他们虽然是同一个人,却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
另外在形体上,王霙也给自己定下了很多的标准。
青年毛主席并不在意自己的饮食,常常为了革命工作而四处奔波,所以身材十分清瘦。
他要扮演青年时期的形象,自然也要在身材上贴近伟人。
为了控制体重,王霙就是再饿,也严格按照固定的标准摄入饮食,绝不多吃。
20年间,他几乎没有吃过一顿饱饭,更别说大快朵颐。
不能吃饱,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但是王霙却甘之如饴。
作为一名承载着历史意义的演员,他需要做到的事情本就比普通演员更多。
在所有的影视作品中,他需要完全放弃自我,让自己的灵魂尽可能接近伟人。
属于王霙的影子,绝对不能出现在他的作品里。
一直到2009年左右,王霙的形象与青年毛主席已经不再贴合,他才逐渐给自己废除了那条关于吃饭的标准。
他常说,扮演毛主席的事业就像是属于他的长征,他会一直坚持着走下去。
在这条路上,王霙不会和其他任何扮演毛主席的演员作比较,只会和自己作比较,让自己呈现的每一个主席形象都立体而生动。
在他看来,一个人一辈子扮演同一个角色,并不是什么驾轻就熟的事情,反而更加艰难,更具有挑战性。
因为不同时期的毛主席是不同的,就算在同一时期、同一阶段的不同历史事件中展现出来的形象特点也是不同的。
其中的侧重,就需要演员自己根据历史来做思考。
比如红军长征,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时挥斥方遒的毛主席,以及面对红军战士时亲切幽默的毛主席,这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形象。
这对王霙来说,是需要用一辈子去钻研的学问。
在接受采访时,他还提到了自己的形象问题。
先天长相是他的优势,但除此之外,他和造型师也会尽量在后期的化妆过程中贴近毛主席的形象特质。
比如额头的高度、颧骨的高度、嘴巴的形状,这些具体的特征都可以通过化妆来调整。
他们会一遍遍的观看毛主席的照片,反复思量具体的数据,在王霙的脸上还原。
细心认真、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自我琢磨,这都是王霙的优点。
从青年时期开始,他一直演到了中年时期的毛主席,这么长的时间跨度,也让他在表演上更加成熟,更有心得。
在拍摄《血战湘江》时,王霙投入了很多心思,也产生了诸多感触。
导演对演员的要求也很高,就连一场普普通通的拄着拐杖走路的戏,也反反复复拍了很多遍。
对此王霙说过:
“演员最重要的是责任感,要通过作品来传承革命精神。”
乡音出演,未能实现
这么多年的从业经历,让王霙收获了不少成就,也让他产生了一些遗憾。
他希望,观众就算是没有看到演员的形象,光是听到声音,都能意识到荧幕上呈现的正是毛主席。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用台词来塑造人物,这是王霙一直想要挑战,却一直没能完成的事情。
大多数时候,影视剧中的角色都需要说普通话,每一个角色的口音虽然有着细致的差别,但总体上还是十分类似。
而毛主席那一口让人感觉无比亲切的乡音,王霙并没有机会去呈现,他所接触的影视剧,并没有把湖南话搬上荧幕。
“如果可以把说台词的普通话换成毛主席的乡音,那该有多好啊。”
王霙曾不止一次地说道。
像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提到了一部经典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邓公是四川人,乡音很重,一口四川话更是让他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被无限缩短。
电视剧中,演员也在用四川话来塑造人物,这让邓公的形象更加真实。
虽然没能实现“讲乡音”的心愿,但王霙也一直在为这个事情而努力。
他去了湖南很多次,与许多当地人进行过深入的交流,跟着他们了解毛主席,了解湖南话,一点一点地学习。
不仅如此,他还会用录音设备把乡亲们说话的声音录下来。
离开湖南之后也会仔细聆听,分析湖南人的常用语,熟悉他们的语句和音调。
虽然是浙江人,但渐渐的王霙竟然也能说出地地道道的湖南话,他在背后下的功夫可想而知。
他做的所有准备,都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镜头前,讲出毛主席的乡音,用声音来塑造角色。
这个心愿,或许也是一个特型演员的执念吧。
如今的王霙已经年过花甲,在毛主席特型演员的事业道路上,他已行走了几十年。
每一次挑战,每一次突破,对他来说都是宝贵的经历,也是珍贵的回忆。
他的名字或许鲜为人知,但他的作品、他对毛主席的呈现,获得了许多观众的认可与赞扬。
结语
1989年筹备拍摄的《开天辟地》,改变了王霙一生的命运,从简历中看到他的导演,帮助他开启了独特的职业之路。
从面容到动作,从神态到语言,从情感到心理,王霙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
能够收获老百姓的认可,这就是特型演员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