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希庆:民族复兴离不开教育改革

踏浪乘风课程 2024-03-28 22:50:36

提及复兴,让人想到的是欧洲的文艺复兴。其实,最应该做的是思想的解放,早期,整个欧洲受宗教观念的束缚比较深,天长日久,追求思想自由的一代没有习惯,反而对那些思想深处的枷锁有些厌恶,于是有了各种各样针对传统宗教思想而展开的文艺战争,终归摆脱了宗教权威思想的绝对掌控。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应该承认,西方国家所取得的科学成就、文学、艺术成果等与他们追求真理、自由探索精神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果没有哥白尼等的悍不畏死,也许,至今走不出地心说的愚昧;没有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质疑,也许他们还一直生活在一些权威的偏见里,过着“理所当然”的生活。

一切复兴,皆有思想革新的身影。同样,民族的复兴,也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才。基于这一点,民族复兴,离不开百花齐放的教育格局。

然而,当代的中国不是把教育当成提高自己学术修养的道具,更多的是把教育当成“改变命运”的工具。教育的价值,不是发扬学科精神,而只是用于把人进行分类。能够适应题海教育、门门分数都很高的,划在优等生,有偏科、综合分数差的一不留神就被理所当然的淘汰。在这种残酷的恶性淘汰体制里,有谁可以心无旁骛的在某一个领域去深度成长、探索?

其实,当代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学习和成长!包括众多的教育者。又有多少人知道如何在任教的学科领域内成长的?只是教书罢了!

对分数的盲目崇拜彻底扭曲了国内的学科精神。语文,不是导人读书、从书籍中汲取创作的灵感,更多的陶醉在把系统的文字拆解的七零八碎的“文字零件”里;理化生等自然科学学科,不是导人观察、阅读、实践探索,而是直接在文本上做题,试问世界上哪一项科学发明是在文本上解题完成的?……

最悲惨的是对“精英教育”死心塌地的迷信,彻底误导了教育“人才观”。

纵观古往今来国内外的文学大师也好、著名科学家也罢、书画文艺人才也好,有几个能够胜任“精英教育”的标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真正的特长和人才,在对文本分数近乎癫狂的迷恋体制里,终将被泯灭!

纸上谈兵的故事家喻户晓,可是,现实的纸上谈兵却被习以为常!万类皆可考,唱歌舞蹈并非人人擅长,可是如果把音乐学科改造成识记音乐理论,拿来考考,想来也是所有人都可能学好的;美术画画,并非每个人都有天资和悟性,可是,改造成美术理论学习,应该也是多数人都可以的……

在国内,几乎所有学科都被改造成了适合文本考试的科目!烂醉如泥的人们扑在文本分数排名里幻想着精英的美梦。

民族的复兴伟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才付出。然而,如果没有教育的复苏,一个被文本考试折磨的找不到“北”的教育体制里,真的能够培养各个领域里的精英人才吗?

0 阅读:0

踏浪乘风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