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就是始作俑者往往没有受到批判,而受害者却往往被抨击。比如女孩子被欺负了,很多人第一印象就会责怪肯定是女孩子穿着“薄露透”导致的;又比如老师打了学生,很多人第一印象就会责怪是孩子调皮捣蛋导致的;还比如员工被开除了,很多人第一印象就会责怪是员工渎职失职导致的。这与“受害者有罪论”如出一辙,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样的事情,不是现代才有的,自古有之,比如郑庄公。
对于郑庄公来说,克段于鄢,他也算仁至义尽,世人却痛骂郑庄公这个哥哥没有尽到教育弟弟的义务。周郑互质,郑庄公也是迫于无奈,世人却痛骂郑庄公藐视君威。繻葛之战,郑庄公被迫还击,世人却痛骂郑庄公是乱臣贼子。这三件大事,郑庄公都是受害者,那么,为什么始作俑者没有被骂,而郑庄公这个受害者却被骂的狗血淋头呢?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原因是,郑庄公虽然在这三大事件上都是被动的,但是,真正意义上将周天子的威严拉下神坛的,却是郑庄公,虽然他是无心的,但是结果却是如此。即便,早在西周时,就有“楚不服周”而称王的情况,但是最后楚王害怕周天子讨伐,最终去掉了王号,所以,从结果上并没有影响周天子的威严。但,郑庄公虽然事事被动,但却真正意义上将周天子的威严踩在脚下摩擦。
假如周平王如果不是想启用虢国的虢公来制衡郑庄公,也就不会有周郑互质。而且,在周平王时期,诸侯虢公翰拥立周幽王的弟弟余臣为天子,史称周携王,此时出现了一个“二王并立”的现象,还是晋文侯灭掉周携王,才让周平王成为东周的王室正统。然而,周平王却在继位五十一年后,将虢公曾经拥立周携王的事情抛之脑后,竟然要将虢公拉进来以制衡郑庄公。最终郑庄公因此质问周平王,周平王自觉理亏,于是想出了王子为质的“昏招”,也让郑庄公理亏一下,却没想到下一任周王破坏了周平王布下的棋局,直接导致后来的繻葛之战。
原本,在西周时期,就有楚不服周而称王的现象,但是楚王后来害怕周天子派兵讨伐,于是又悄悄的去掉了王号。为什么楚王的这一波操作没有让后世文史学家唾骂?因为楚王最终去掉了王号,周王室的面子保住了。但郑庄公不一样,因为繻葛之战中,郑国将领祝聃用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此事一出,一是让周王室威严扫地,二是郑庄公也得为御下不严而背锅。
第二个原因是,郑庄公是春秋时期第一小霸王,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拉开了序幕,为几百年乱世打响了第一枪,成为诸侯混战、群雄割据的“榜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无论好坏,都会被人记住,好的,被千古传诵,坏的,被千古唾骂。而郑庄公让郑国迅速崛起,成为春秋三小霸之首,他所用的手段,完全是兵法韬略,符合“兵者,诡道也”的策略,不过,在《孙子兵法》还没问世之前,难为世俗所容。
第三个原因是,孔子和左丘明都是鲁国人,而郑庄公攻打过鲁国。孔子作春秋,只记录史实,不做人物评价,虽然春秋笔法,一字褒贬,但如何看待,需要看你是什么想法。但是左丘明虽然没有贬郑之意,但字里行间却为贬郑埋下了伏笔。再加上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后世的文史大家大多为儒家把持,而郑庄公发生的这三件大事,都与儒家所倡导的核心思想格格不入,又加上郑庄公是个比较复杂的人,于是乎,群儒们口诛笔伐,文人们盲目跟风。即便郑庄公所做的都是正义的,但他却是周朝礼坏乐崩的吹哨人,便难为封建礼教所容。
所以,在古代,对于郑庄公来说,无论冤枉与否,也无人替他伸冤;无论正义与否,也无人替他辩解。而其实,郑庄公是个很厉害的人,无论是搞国内关系,还是国际关系,他都很有一套,只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直到近现代以来,诸多在研究郑庄公时,才发现郑庄公的独到之处,只可惜这一切直到郑庄公去世后的两千多年,才得到公允的评价。有道是,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本图文由“尚书台”新媒体原创出品,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