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文史|九江故城东作门湮塞考

冯晓晖 2024-08-03 21:47:19

作者:吴圣林 编辑:冯晓晖

“九江文史”发布研究九江的文史类文章。本系列在“浔阳叙话”“冯晓晖”两个公众号上发布,并在国内主流自媒体网站(今日头条、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转载。欢迎原创作者投稿,联系方式见本公众号自动回复。

本文采自吴圣林著作《寻真集》,经作者家人授权转发。

九江城雄踞长江中下游南岸,东扼皖吴,西控楚蜀,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荆扬咽喉”“吴楚雄关”之称。早在汉代这里就设戍置防,筑有湓口城,唐武德四年(公元 621 年),设浔阳县,城池建设开始加强。武德八年,为江州治所。从此赣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由湓城迁至于此。

由于九江所处的特定地理位置,战争频繁,灾祸连绵,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屠城事件,故城池屡有圯筑。明永乐十年(公元 1412 年)始周砌砖城。嘉靖间九江城由五门增至七门。“癸丑镇府陈全和以旧无月城,令各属分门增筑。”①从此,九江城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卫体系。1924 年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期间,派长江商埠督办,专事拆城修路,至此,整个封闭式的城池不复存在,现仅剩东北一段城垣,一七一医院东北面的围墙就建在城垣上。

1986 年,一七一医院在东面中段围墙外,为其院老干部平基建房时,发现了一座城门。外为青砖砌切,门拱内有灰土填塞。城门残高 7.27,宽 5.55,门砖厚约 1 米。整个砖体墙面长达 23.4 米。为大量泥土砖石所掩埋。泥土中的青砖有“江州城砖上”“左军砖”“后军砖”“使窑砖”“左雄武”“右第二”“瑞昌县”“都昌县造到”等大量铭文。在清理这些泥土砖石中,采集到四枚园形炮弹子。直径分别为 6.1、5.8、5.5、4 厘米。除直径 5.8 厘米的炮弹子为玻璃渣质外,其余均为铁质。距城门外 10 米处为护城河,由南流入城东北老鹳塘。

东作门采集的炮弹标本

查阅地方志,东门原称磐石门,后改为东作门,俗称小东门,或曰古东门,明万历四十年(1623)曾封闭过,清乾隆十七年(1752)又被启用。此后,九江七门就再也没有封闭的记载。“城内各路,蜿蜒曲折,各门互通。”②而今此门却为何被泥土砖石所湮塞呢?笔者根据现场考察和查阅有关资料,认为这与太平天国时期九江保卫战有关。为说清楚这个问题,有必要将这次保卫战的有关史实回顾一下。

1853 年 9 月 29 日,太平军西征军第二次占领九江城,1854 年 4 月林启荣奉命担负起驻守九江的指挥重任。为了防止清军的围攻,他十分注意加强军事布防,并以九江城为据点,以江北小池口和鄱阳湖口西岸的梅家洲为犄角,与石钟山相呼应,分兵据险,以作固守之计,凭籍险要地形和灵活多变的战术,多次打击了清军的进攻。

1855 年 1 月 18 日,曾国藩亲自督攻九江,以塔齐布攻西门,罗泽南攻东门,胡林翼攻南门,王国才由江南乘船攻九华门,但均为太平军所打退。23 日曾国藩见湘军攻不下九江,就命胡林翼、罗泽南率军攻湖口、梅家洲。24 日九江城太平军乘机“由小东门及西门分别出击,败王国才、居隆敌营。”③这说明东作门此时还是启用的。

九江城墙遗址 编者摄于2022年3月

1856 年 9 月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了“韦杨内讧”的严重政治事件,大部分主力回防天京。九江一带的防御能力大大减弱,清“按察使李续宾督师步骑合水师攻九江,逼城为营,自官牌夹迤南而东,至白水湖募丁夫掘濠二十余里,深一二丈,广三丈五尺。”④以切断太平军的援路,妄图将太平军困死于城内。面对这种严竣的形势,林启荣采取了一系列的防御措施,堵塞东作门应该是林启荣采取的防御措施之一,太平军可凭籍东作门前的月城(即瓮城)进行抵抗,这样有利于城门的防守,以减轻围攻城门的压力。从现场考察的情况来看,堵塞的东作拱门内的土质,没有明显的砖块,石头和其它杂物,这说明城门不是炸塌,而是人为堵塞的,且只有在敌人已形成围困的紧急情况下,才可能这样部署。由于林启荣和守城将士众志成城,防范得当,故李续宾的强大攻势未能奏效。

不久,九江重要犄角黄梅腊山,小池口,湖口及梅家洲相继失守。九江成了四方无援的孤城,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林启容和守城将士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凭籍对太平天国革命的赤胆忠心,临死不渝,坚守九江。

1857 年李续宾采取潜挖地道的办法,以图破城。一面暗挖地道。一面浚濠环攻,更番休息,其中二处挖到城墙脚,二次炸城,均为太平军所击退。清军伤亡七百余人。1858 年四月“初六日,迄东而南地道复成,杨提督(扬岳斌)会集布政使李续宾,按察使彭玉麟总统水陆十六营,四门进攻。”⑤很明显东作门前的月城就是在这几次疯狂的进攻而炸塌的,倒塌的月城将东作门湮埋,故而能保存至今,所采取的炮弹子正是清军轰塌月城的实物见证。“初七日寅刻举火、地雷骤发,砖石飞腾,山岳震憾,立塌东南城垣一百余丈”,⑥清军蜂涌而入。经过激烈的巷战,太平军一万七千余名将士,在与清军的搏斗中全部壮烈牺牲。此后东作门也就没有再浚通。

东作门遗址 编者摄于2022年3月

被湮塞了一个多世纪的东作门,今天能重见天日,不仅对展现九江这座历史名城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研究九江城池修筑和演变也是颇有价值的,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历史教育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值得永久保护。

参考文献

①同治《九江府志·城池》

②《九江指南》

③江西师大历史系编《太平军江西活动纪事》

④⑤⑥清·杜文澜《平定粤寇记略》

【作者简介】

吴圣林(1949-2021),江西九江人,文博副研究馆员,曾任九江市文物管理处副主任、书记。从事文博工作30多年,主编与参编《九江市文物志》、《九江历代钱币》、《六朝九江志》等著作;发表《论南宋钱牌的货币性质》等论文数十篇。

【编后记】

东作门及以南那段城墙,是九江最具价值且尚未开发的遗址,它是九江古城最后的见证。当年编者站在城墙废墟之上,俯瞰墙外,瞬间理解了湘军围城之惨烈,那种心悸的感受,至今仍难以忘却。这就是文物价值之所在吧?

0 阅读:7

冯晓晖

简介:旅行、摄影、码字,多个职业,多种角色,多一种维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