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1985年12月8日,一代才女陈布文因绝食在自己的家中离开了人世。
她和自己的丈夫相伴50年,从来没想过会遭到他的背叛,更不会想到在自己只去世一年之后,丈夫就把情人娶进了家中。
她的丈夫是谁?他们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一见钟情
1920年8月16日,陈布文出生在江苏武进的一个读书家庭,她的父亲饱读诗书,曾经考中过秀才,她在传承了父亲优秀基因的同时也获得了优良的教育。
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儿,父亲对她极为疼爱,并且思想开明,并没有因为她是女孩就剥夺了她读书的机会,反而还支持她读书,并让她考进了常州学堂。
在父亲的支持下,她从小就阅读了很多的书籍,形成了深厚的文学功底,文笔极为成熟和老练,并且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她犀利的文风经常让人以为她是一位见识独到的中年男人。
但是没有人想到,这个被称为“小鲁迅”的辛辣文笔的背后竟然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而那时的她,甚至还不知道鲁迅是谁。
在别人的提醒之下,她主动搜集鲁迅的文章前来阅读,更是感到一见如故,从此成为了鲁迅先生的忠实粉丝。
虽然她在文学上有如此之高的天赋,但她始终是一个女孩子,逃不过婚姻的束缚。在她16岁初中毕业那年,她的家人就给她定下了一门亲事,对方是一个从日本回来的留学生。
这门包办婚姻遭到了陈布文的强烈反对,她为了反抗这门婚事,不惜离家出走,逃离了这个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
为了能彻底逃离这门婚姻,她特意去到了,没有任何熟人和亲戚的南京,只是因为不想有人找到自己。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就在这座陌生的城市,她竟然遇见了让自己心动的爱情。
相濡以沫
到达南京后,陈布文没有丝毫的收入,她必须要尽快找到一个工作来养活自己,靠着自己之前丰富的写作经验,她很快就得到了一份报社编辑的工作,后来更是一跃成为了报社的主笔。
在一个偶然的一天,她在南京的防空洞里遇见了一个和她一样在南京“流落”的画家,他的名字叫做张仃。
他是辽宁黑山人,比陈布文要大三岁,从小就热爱画画,在学校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来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的家乡遭到了日本人的侵略,从此流离失所。
他在离开家乡后考入了北平美术专科学校,从此专攻绘画艺术,饱受日本人侵略的他对日本人无比痛恨,经常在自己的画作中展现出强烈地爱国情怀。
从学校毕业后他因为给地下刊物作画而被捕入狱,后来在多方营救下终于成功出狱,最终辗转流落在南京,和陈布文一样靠自己的笔杆子讨生活。
两个人有着相似的经历和艺术爱好,并且同样有着浓烈地爱国情怀,于是两个孤单的灵魂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在1937年,两个人完成了一场简单的婚礼,然后搬到了玄武湖旁的一所小房子里,过起了虽然贫穷却十分快乐的生活。
但是这样快乐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很久,不久后卢沟桥事变爆发,上海、南京接连沦陷,眼看南京陷入了一片战火之中,他们失去了自己快乐的家园。
那时很多的文人都选择北上,陈布文和张仃也选择如此,他们先后去到了内蒙古和榆林。最终去到了延安。
分歧显现
在到达延安之后,两人的遭遇却明显有了分别。
陈布文靠着出色的文笔,在延安的文艺协会中表现的十分出色,很快就成为了延安记者中的中流砥柱,成为了鲁迅研究协会中的秘书。
而张仃的运气却没有那么好了,因为他的画作风格抽象,并不为当时的主流路线所接受,甚至还有人批评他丑化革命,在这样的打击下,他的情绪也就越来越低落。
再加上两人性格的原因,两人的感情很快就到了破碎的边缘,可是在此之前他们已经生下了长女陈乔乔,并且那时的陈布文又怀上了第二个孩子。
为了挽救他们的夫妻感情,陈布文细心照顾他的情绪,不但承担了几乎所有的家务,还耐心的开导他,让他寻找新的艺术灵感。
不久后她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两人也成功度过了这一感情危机,没有走到离婚的地步,但是也再也没有之前的那种琴瑟和鸣了。
在延安的那段时间里,他们还认识了一个小女孩,她当时只有12岁,名字叫灰娃,在战争中失去了所有的家人,最终流落到延安。
陈布文十分心疼这个可怜的小女孩,经常把她接到家中照顾,把她当做自己的干女儿,那时的她绝对不会想到,就是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在之后会给自己一个巨大的“惊喜”。
后来陈布文给张仃一共生育了6个子女,为了照顾孩子,后来她忍痛辞掉了自己的工作,选择回归家庭照顾孩子。
后来张仃在她的建议下更改了绘画的风格,开始进入工艺美术设计行业,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了开国大典的总设计师,一时风光无两。
但危机就在这样平静的生活下掩藏着,谁都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遭遇背叛
在那个十年动荡的时期,陈布文的丈夫和孩子们遭到了很严重的批判,只有她因为没有工作而逃过了一劫。
在那段风雨飘摇的日子,是陈布文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岌岌可危的家,鼓励自己的家人坚持下去,终于迎来了最后的平反。
在度过了最难的日子之后,陈布文觉得自己终于可以过上好生活了,享受生命中儿孙满堂、含饴弄孙的幸福时光,但她没想到的是,命运给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在1985年的一天,陈布文在偶然收拾东西时发现了一些陌生的信件,好奇心让她打开了这些信件,却发现了一个让她无法接受的事实。
这些信件竟然是自己丈夫张仃给另外一个女人写的情书,信中的文字无比缱绻缠绵,是他从来没有对她说的话语,更让她感到绝望的是,就是信中的另一个女人她也认识。
那就是她在延安时期曾经无比照顾的灰娃,这样的结果让她感到无法接受,她马上找到了自己的丈夫,希望他告诉自己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但是她的丈夫却承认了,原来在他被下放到农场的时候,遇见了同样被送到这里的灰娃,他们同样的离经叛道,不为世人所容忍,于是他们迅速地走到了一起,不顾一切地爱上了。
看着沉默的丈夫,陈布文感到无比的绝望,她无法接受自己相伴50年的丈夫在最后送给她这样的一个结果,更无法接受自己一生的付出就这样付之东流。
无法接受自己的感情遭到背叛的她用绝食的方法来抗议,但最终都没有得到自己丈夫的忏悔和回心转意,于是本就体弱多病的她在1985年12月8日离开了人世,享年68岁。
在她去世后,她的丈夫也留下了几滴对她怀念的泪水,但是这丝毫抵挡不住他对新欢的喜爱。
在陈布文去世仅仅一年后,他就把灰娃娶进了家中,过上了幸福甜蜜地夫妻生活,而陈布文最终只是用自己的去世成全了他们。
结语
来源
张郎郎:我的母亲陈布文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陈布文最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