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韵情意浓·沈阳别样红】《盛京围场全图》再现盛京围场行围盛况!沈阳故宫推出渔猎生活专题展

沈阳晚报 2024-09-26 10:25:47

京郊南苑、木兰秋狝、盛京冬围……行围习武在清代备受重视,在众多的官方围场中素有“东盛京,西木兰”之说,而“东盛京”指的则是盛京围场。9月24日,由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指导,沈阳故宫博物院、法兰西学院联合主办的“搜苗狝狩 犷武雄风——清《盛京围场全图》与满族人的渔猎生活”在沈阳故宫銮驾库开展,通过“盛京围场”“行围讲武”“贡鲜定制”三个单元,详述盛京围场的设置、功能、管理等内容,以实例诠释作为清代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清代围场制度。该展览也是“2024沈阳艺术季”的重点艺术项目。

盛京围场设立于康熙年间,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围场,南起三通河、北止伊通河,东起辉发城(今吉林辉南)、西止威远门(今辽宁开原),幅员辽阔。清朝开设围场,主要以行围狩猎方式演练和保持八旗军战斗力,使其不致荒废武功。在展厅中,记者看到了展览核心展品《盛京围场全图》册页。沈阳故宫博物院展示交流部部长付博介绍,全套分为元部、亨部、利部、贞部和总图共5本,绘制于道光十九年(1839),“从总图中可以看到盛京围场共有105围,细分为御围、王多罗束围、鲜围、历年应捕围和窎远围五种用途。黄色的方块形是御围,供皇帝巡幸狩猎之用;红色椭圆形的就是鲜围。”付博表示,康熙、乾隆时期盛京围场最为兴盛,“康熙帝曾两次在盛京围场行围,乾隆帝曾在盛京围场行猎高达11次之多。”

除作为狩猎场所之外,盛京围场的主要作用还有为清宫“贡鲜”,向清宫提供鹿、狍等猎物或将其加工后制成的各种制品,这也是盛京围场不同于其他围场之处。此次展览还同时展出了五十余件(套)沈阳故宫院藏文物、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收藏的《木兰图》卷复制品,辽宁农业博物馆、沈阳植物园的8件动物标本,既有马鞍、马鞭、虎枪、黑角桦木胎弓、梅花骲头箭、黑鲨鱼皮鞘腰刀等诸多弓马骑射所用之物,又有鹿皮、貂皮制成的配饰、服饰,如“清梅花鹿皮行裳”“清紫缎兰花纹白狐皮马褂”“清明黄色绸貂皮褂”等,阐释了盛京围场“不忘武备,雄镇边卫”的设置初衷,反映了清宫始终保持的狩猎文化习俗。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张 宁

主任摄影记者 常晟罡

编辑 李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