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宣德年间,苏州吴县有一个小伙子名叫吴三郎,这个吴三郎憨厚朴实,心地善良,总爱帮助别人,因此,在村里的口碑很好,和发小们打成一片。
这一年,吴三郎和同村的大奎去了外地做工,两人吃了不少苦头,转眼过了一年,他俩赚得了工钱,便高高兴兴往家赶。
两人一路上说说笑笑,走了大半天,感觉又累又饿,于是进了一家饭馆吃饭。
岂料一进门,只见店家正揪着一个老汉的衣领,怒骂道:“你个老东西,是不是想吃白食?今天拿不出银两就甭想走……”
见此情景,吴三郎凑了过去,一问才知,这位老汉吃完饭一摸兜,才发现钱袋子丢了,没钱结账,所以惹怒了店家。
一时间,吴三郎打量了老汉一眼,看老汉满头白发,满脸沧桑,且一身的补丁衣裳,吴三郎不禁动了怜悯之心。于是,他从兜里掏出银两,替这位老汉结了帐,老汉感激不已,连声向吴三郎道谢。
谁知临别时,老汉突然盯着吴三郎的脸,看了又看。吴三郎不解,这时只见老汉表情复杂,一声叹息道:“唉!小伙子啊!这十天内你会有两劫啊!但愿吉人自有天相吧!”
说完,老汉转身告辞。吴三郎对老汉的话半信半疑,这时身旁的大奎劝他:“你不要听信那个老汉胡说八道,哪儿来那么多劫啊?”
听大奎这么说,吴三郎也就没把老汉的话当回事,之后二人坐下要了两盘菜,吃完了饭又继续赶路。
一晃,天就快黑了,吴三郎和大奎决定翻过前面那座山,就找一家客栈住下。结果两人走着走着,忽然听闻前方不远处传来呼救声。
一时间,吴三郎也顾不得多想,便赶忙奔了过去,大奎紧随其后。到了近前,只见一美貌的小女子坐在地上,双手捂着脚,不断呻吟着,一边呻吟一边高声呼救。
此时女子见有人过来,忙哀求道:“两位哥哥,我去山那边探亲回来晚了,不曾想急着赶路扭伤了脚,现在站不起来了,请二位行行好,送我回家吧!我家就住在山下。”
听了女子这番话,吴三郎和大奎面面相觑,两人虽然急着赶路,但此刻遇见有人求助,总不能袖手旁观吧!更何况是个小女子,在这荒山野岭的地方,实在是太危险了。
最终,吴三郎和大奎一商量,决定先把女子送回家,然后再赶路。
就这么,两人搀扶着女子,缓缓走下了山,来到山脚下的一座小木屋前,女子说这就是她的家,平日里就她一人居住。
随后,女子邀吴三郎和大奎进屋歇息、喝茶,吴三郎见天色已晚,觉得两个大男人去一个独居女子的家中,实在是不便,于是他以急着赶路为由,拒绝了女子的好意,之后和女子拱手道别。
要说这大奎,二十几岁了也还没娶妻,平日里在大街上看到个女人,都挪不动脚步。此刻面对眼前美丽女子的热情挽留,他自然是不想走了,一心想进屋去坐坐。
见势,吴三郎只能硬拉着大奎,欲把他拉走,可是大奎哪里肯听他的?最终,一把甩开吴三郎的手,兴高采烈地随着女子进了屋。
见劝阻不成,吴三郎气得直跺脚。可又能怎么办呢?犹豫片刻,他便坐下来靠在了小木屋旁,等待着大奎出来。
也许是由于赶路太累了,不大会儿,吴三郎就睡着了。
话说等他醒来,天已经蒙蒙亮了,吴三郎这时才想起了大奎。可当他站起身,却突然发现,身后的小木屋不见了,而在之前小木屋的位置,竟出现了一具干尸,从衣着上辨别,此人正是大奎……
看到眼前这情景,吴三郎当即吓得一声惊叫,瘫坐在地上。这个时候,他才知道,昨晚遇到的那名女子,竟是个妖怪!倘若自己当时和大奎一起进屋,肯定也就没命了。
这么想着,他不禁直觉后怕,继而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当中,他后悔当时没能把大奎拉出来,早知如此,就是打,也决不能让大奎走进那座小木屋……
后来此事在村里传开,村民们都说吴三郎品行端正,不近女色,禁得住诱惑,所以才躲过了此劫啊!
要说这次,吴三郎确实是挺幸运的,可在他的心里,却一直为大奎的死而深感愧疚,悲伤。
大奎的母亲去世早,父亲就他这么一个儿子,如今他突然离世,他的父亲饱受打击,整日以泪洗面,不吃也不喝。
吴三郎看着大奎的父亲可怜,于是每天陪在他身边,安慰他开导他,为他做可口的饭菜,就像是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
转眼过了十天,大奎的父亲在吴三郎的陪伴下,总算不再整天哭泣,这着实令吴三郎长长地松了口气。
这天晌午,有四个发小找到吴三郎,说镇上有个雇主在招工,工钱非常高,他们想叫上吴三郎一起去。
听发小们这么一说,吴三郎倒是真的动心了,毕竟自家日子穷困,手里缺钱,如果有雇主给的工钱高,那可真是一份求之不得的美差。
可是,吴三郎着实放心不下大奎的父亲,觉得他老人家还没有完全从丧子的悲痛中走出来,万一出点事怎么办?所以还需要人陪伴一段时间。
最终,吴三郎想了想,决定还是先不去做工了,他说要再照顾大奎的父亲一段时间,才可放心。
四个发小见吴三郎主意已定,也就不再劝说他了,随即他们四个找了辆马车,迅速赶往镇上。
然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辆马车驶到半路,竟意外翻进了深沟里,车上的四个发小全部遇难,无一幸免!
吴三郎得此噩耗,心如刀绞,整个人都傻愣了,他甚至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就这么,整整十天,吴三郎阴差阳错躲过了两次劫难。村民们都说这是他的正直、善良,救了他一命啊!
由此可见,做人一定要有一颗善心,时刻把心摆正,方可逢凶化吉,转危为安!
(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