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动物园在猴山放猫灭鼠,网友质疑猴子虐猫,是人想多了吗?

鱼缸里的假山 2024-01-26 21:29:07

近日,一则昆明动物园猴子“虐猫”的视频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网友纷纷表示愤怒和不解,为这些可怜的小猫咪鸣不平。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猴子们对猫咪进行了各种无理的折磨,比如骑在它们身上,侮辱它们,尿在它们身上,拽它们的尾巴,甚至不让它们安睡。只有真正爱猫的人才能明白,猫咪用力摇尾巴是表示不高兴,但它们却无力反抗,只能任由猴子为所欲为。

但是事情出来后,动物园发布的通报却称,猴猫之间“融洽相处”已有10年,言辞之间显然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是网友们小题大做了。那么猴子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虐猫”?园方的安排到底有没有道理?这事真的是围观群众想多了?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昆明动物园因为鼠患问题,于2013年在猴山上放了一些小猫,专门用来抓老鼠,后来老鼠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为了继续保持鼠患的控制,动物园在猴山留下了2只猫,也就是现在引起争议的2只猫。

动物园里与猫咪共处的猴子是猕猴,猕猴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它们的群体中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和资源分配。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和利益,猕猴可能会对其他群体或个体发起攻击,尤其是那些弱小和无辜的小猴子。这种行为可以减少竞争对手的数量,增加自己的生存机会。猕猴的母亲有时也会对自己的幼崽施以暴力,这可能是一种教育的方式,让小猴子学会如何应对危险和困难的环境,但由于把控不好尺度,经常会把自己的孩子暴力致死,还会带着尸体到处跑。

猕猴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它们的行为,如果猕猴遭受了压力、恐惧、愤怒、孤独等负面情绪,它们可能会通过虐杀小猴子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和不快。

所以说,猕猴的本性就非常顽劣,连小猴子都会虐杀,何况只是小猫咪。猕猴虐杀小猴子的行为是一种动物本能的反应,它并不知道对错,而是在执行一种生存的策略,所以猴子虐待小猫也可能是处于同样的心理下,网友们并没有看错,猴子确实在虐待猫。

如果说猴子的行为是出于本能,那么园方的安排是否合理呢?显然是不合理的。

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个原因是,灵长目动物与食肉目动物放在一起,有安全隐患,可能会发生打斗和伤害。这是因为灵长目动物和食肉目动物在进化上属于不同的类群,它们的生活习性、食性和行为模式都有很大的差异。灵长目动物通常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动物,而食肉目动物则是以肉食为主的捕食性动物。灵长目动物和食肉目动物在自然界中往往是竞争或者捕食的关系,它们之间缺乏和谐的共生机制。如果把它们放在一起,很可能会引发争夺食物、领地或者配偶的冲突,导致双方发生打斗和伤害。

第二个原因是,野生动物与驯化动物放在一起,打破了种间隔离,容易传播疾病和寄生虫。这是因为野生动物和驯化动物在生态环境和免疫系统上有很大的差异。野生动物通常生活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中,它们可能携带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和寄生虫,如细小、猫瘟、犬瘟等病毒,或者跳蚤、虱子、螨虫等寄生虫。驯化动物则通常生活在人类的保护和管理下,它们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对一些疾病和寄生虫缺乏抵抗力。如果把野生动物和驯化动物放在一起,很容易造成病原体和寄生虫的传播,给双方的健康带来威胁。

第三个原因是,从科学角度看,猴和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不同,容易产生紧张和敌对的情绪。这是因为猴和猫在进化上属于不同的目,它们的解剖结构、神经系统、行为模式和情感表达都有很大的差异。猴属于灵长目,它们的大脑结构和人类相似,具有高智慧和复杂的社会关系,它们可以通过声音、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来传达各种情绪,如喜怒哀乐、友好敌对等。猫属于食肉目,它们的大脑结构和灵长目不同,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领地意识,它们的情绪表达相对较少,主要通过嗅觉、视觉和触觉来交流,如喵喵叫、摇尾巴、舔毛等。如果把猴和猫放在一起,它们很难理解对方的情绪和意图,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导致双方的紧张和敌对的情绪。

所以总的来说这件事,错的并不是猴子,而是在于动物园的管理方。动物园的这种安排显然是非常不科学的行为,既没有做到尊重动物,也没有做到科学喂养,既无知又业余。

好在最终的结果是,昆明动物园公开表示,计划近期将猫移出猴山,随后将对猫开展全面体检,确保猫身体机能健康的情况下妥善安置和饲养,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猫的相关情况。

这几只小猫咪终于获得了自由,但其他动物园可能还存在类似的问题,在这里,我也呼吁所有的动物园,尊重动物的自然本性,不要为了利益而忽视动物的感受,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1 阅读:442
评论列表
  • 2024-01-27 12:59

    猴是群居动物领地意识极强,别说是猫了,人进去都打

鱼缸里的假山

简介:一个喜欢养鱼的科普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