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周总理曾和卓别林见过面,听起来有一种次元壁破了的感觉。
1954年,周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日内瓦会议,下榻在花山别墅,在这里,周总理和卓别林有过一次愉快的见面。
其实,早在卓别林的喜剧短片刚传入中国时,周总理就曾欣赏过卓别林的表演,并对他的表演印象深刻,只是两人一直没能见面。一直到这次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总理有机会看到卓别林自编、自导、自演的优秀故事片《城市之光》。
周总理在来之前了解到卓别林因从事进步电影文化活动遭到美国反动势力的迫害,不得不满怀愤慨地举家离开生活了将近四十年的美国,在一个僻静的小村庄里定居,于是,周总理特意邀请了卓别林一家前来做客。
接到邀请电话的那一刻,卓别林兴奋不已,对于中国,卓别林早就有所了解,早在30年代初,卓别林前往东方旅行时曾乘船路过上海,在这里做了短暂的停留,为此,他还和梅兰芳等中国艺术家有所来往,不过,他和周总理这样的高级党政领导人还没有过接触,但也对周总理充满敬畏之心。
让卓别林受宠若惊的是,当他带着家人出现在花山别墅时,周总理已经面带笑意早早地站在台阶上相迎。
周总理率先开口打破沉默,早在四十年前,他就在银幕上认识卓别林了。周总理紧紧地握着卓别林的手,言语间还不断地称赞卓别林的艺术才能,尤其提到卓别林的《城市之光》这部抨击资本主义弊病的影片,卓别林听后只觉得一股暖流流淌在心间,毕竟,美国当局已经宣布禁映其影片,还不准卓别林再入境,今日能获得周总理的肯定,卓别林和周总理之间的那些生疏一下子烟消云散。两人落座后,卓别林和周总理畅聊起来。
周总理和卓别林谈及了日内瓦会议的内容,又应卓别林的要求,介绍了中国革命艰难而光荣的历程。听完后,卓别林感慨万千,中国真的变了,他诚恳地希望以后有机会去看看新中国,周总理热情地表示欢迎他访问中国,卓别林应下邀请。
面对桌上的美酒佳肴,卓别林一眼就注意到放在面前的茅台酒,他指着茅台酒夸奖:“这种中国香槟才是真正男子汉喝的酒!”然后,卓别林又试探性地询问,不知道能不能允许他带回去留作纪念?周总理当场答应送他两瓶。等香酥鸭端上桌后,卓别林更是吃得津津有味,止不住的夸赞好吃。
卓别林吃的很愉快,美中不足的是,他还有一个孩子没来,没办法尝到中国的美味佳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周总理当即吩咐工作人员将另一只用作备用的香酥鸭和烧饼给包上,让卓别林带回去给家人尝一尝。卓别林触动不易,没想到他和周总理初次见面,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的领导人竟然给身处逆境的自己如此真诚的关怀。
两人的这次会见长达七个小时,分别之前,周总理还和卓别林以及他的家人一块合影留念。
这次的会面让卓别林永生难忘,也加深了他对中国的深情厚谊。后来他在瑞士看到我国拍摄的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后,感动地直落泪,他告诉中国记者:这样的片子特别好,希望中国以后能多拍一拍这种类型的片子。
卓别林在瑞士定居之后过得很高兴,之后,他的妻子代理他回到美国出席联美公司董事会,卖掉了卓别林在美国的全部财产,并将他的手稿、影片等珍贵资料带回了瑞士。
从这之后,卓别林只回过美国一次,也是为了领取奥斯卡荣誉奖。
说起卓别林离开美国的原因,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忘记。
1947年12月,卓别林发表了一篇《我对好莱坞宣战》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
我决然和好莱坞、和好莱坞那帮人宣战。我不喜欢背后批评的人......不久以后,我可能会离开美国......
卓别林在好莱坞宣战的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美国任意践踏公民尊严和权利的愤怒,在美国,已经无法保证他的基本权益不受侵犯。
后来,卓别林也认真反省过,自己为何会招来美国这么大的反感。
卓别林不得不承认,除了自己不曾加入美国国籍之外,最大的“罪过”应当就是不愿意同流合污,虽然他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但是他不愿意随波逐流去仇恨他们,因此惹恼了很多人。
1958年,卓别林正式宣布退出影坛,在隐居于日内瓦湖期间,他开始写《我的自传》这一书,这本书花费了五年的时间才完成。
1975年,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授予卓别林大不列颠帝国勋章。两年后,卓别林在瑞士离世,享年88岁。卓别林去世一年后,他的遗体被盗走,盗墓者想要借此和他的家人索要钱财,不过后来盗墓贼被捕,11周后,卓别林的遗体在日内瓦湖附近被寻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