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临床说到肝脾肿大,依然还是以实体器官来定的,信息互通时代查阅资料肯定是借助互联网,但是,值得关注的一件事,互联网查询信息无可厚非,可查的信息全部都是西医的东西,不信可以尝试任意病名关键词,上互联网查询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如此。在互联网上能以病名关键词查询到中医治法的几率太小了,或者说几乎查不到。比如说“肝脾肿大”这个病名查询病因及治法,一定是西医临床各种数据,跟中医一毛钱关系没有。这样的事能说不偏跛吗?中医一直被雪藏,原因就是资本在操控有话语权的人。
话说回来,中医药再好也需要有会使用的人,如果没有会使用的人,再好的东西都会被糟蹋殆尽。还有,一些有效果的老方子配不齐药物了,关键性的药都被禁止了,著名的老方子只能留在文献或者老大夫记忆里慢慢消失,这就是中医药最大的悲哀。
今天整理出来的老方子叫“久疟全消丸”,出自《急救经验良方》,药物组成如下:
久疟全消丸:
威灵仙 蓬莪术(醋炙) 麦芽(炒)各30克 何首乌60克(生用) 青蒿子15克 金毛狗脊(去毛,炙酥)24克穿山甲(水煮细片,炒成珠)黄丹各15克 鳖甲(酒炙)120克。
【用法】以上九味,共为细末听用。如小儿加炙鸡内金末15克,外用山药粉30克,饴糖30克,加温水250毫升为糊捣药为丸,如绿豆大。每于半饥时用生姜汤送下,成人服用9克,小儿服用6克。
【主治】疟疾,疟母,缠绵日久者。
乍一看,这个方子跟肝脾肿大没有啥关系啊。诚然如此,中医是以功能来给脏腑定位的,而西医是以实际器官来给脏腑定位的,这就造成了中西医诊疗差异,这里不评论西医如何,只看中医在功能定位上如何给脏腑调理。
中医认为肝之积叫肥气,在左肋下,久治不愈则发生痎(jie)疟----指经年不愈的老疟。此为西医所讲的脾肿大,治宜鳖甲煎丸(方见《金匮要略》)。中医认为脾之积叫痞气,在胃脘,久不治愈会令人四肢不收,引发黄疸,饮食不下,肌肤甲错,即西医所讲肝肿大,治宜大黄蛰虫丸(方见《金匮要略》)。
肝脾肿大,皆宜毛西河《便宜方》之久疟全消丸。服不过半必可收效。
以上论述出自张大昌医案,(划线部分很明确就是以功能定位脏腑的,仔细阅读会豁然明白,这就是中西医最大区别)。至于本方别的不说,就方子中的甲珠一味,就难住了90%以上的人,想用此方就得费一番心思。
之所以要整理此案,也是反复考虑很久,首先,是含金量的问题。其次,利用价值和方便程度。此方医理相通,用意明了。本人认为虽然甲珠不好找到,但能与之相媲美的良方确实很少,能择其优秀,必在一理,值得记录推荐。
多发点。你都休息几天啦 应该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