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有“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一句话,南怀瑾先生解释这句话的时候说:“道、德、仁、义、礼”…就是一篇
“太上,下知有之”:最上等的人,就是看似愚笨却认定一个死理的人对老子17章“太上,下知有之”这句话,南怀瑾先生解说道:是
魏晋之后,王弼版《道德经》以及他的《道德真经注》超过河上公,成为历代解老注老者的案头必备,尽管帛书,楚简本《老子》出土,
道、玄、一、妙、微、始、母等文字,都是“混成之物”的代称曾经,我很忌讳这个高级、高尚的“悟”字,但从去年开始,我的文章会
说起严遵,可能知道的不多,但说起他的学生扬雄,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就是刘禹锡《陋室铭》里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的杨
看了十几个回答,皆是泛泛而谈,不着边际,要么从修身文化角度解读老子思想,要么谈玄说虚直接老子思想,陷入玄学陷阱,与人无尤
周演本先生相约小酌,再一次见到闫道长,三年不见,80岁的他还是那么仙风凛凛,道骨铮铮,出口成章。闫道长是正一道,武医世家
浏览了一下各位朋友的回答,不敢轻言是非,但的确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觉,这恰是《道德经》无穷魅力的体现
著名作家王蒙先生说,他从小就接受任继愈先生的《老子新译》,后来又接受陈鼓应先生的《老子注释及评介》,还有傅佩荣先生的《解
王蒙先生是当代著名作家,因成就突出,曾任文化部门负责人,他幼年读《老子》,70年后接受华夏出版社邀请,用5年的时间完成《
这一日,“无”和“有”在老子的庭院里相遇。“无”问“有”:你知道我是谁吗?“有”:环顾四周只见同伴,却没见同伴问话,便对
中国没有哲学吗?希腊教授说:老子是最符合国际标准的顶级哲学家西学东渐二百年,中学受到压制,很多领域的标准都会自觉不自觉地
这是印度著名思想家、耆那教大师奥修教授说的。不管西方世界如何评价他,甚至驱逐他,但印度人都把他跟圣地甘雄、佛陀一样看待。
这位叫“顿悟禅法”的先生,把吴铁夫、南怀瑾、傅佩荣三人对“道可道非恒道”的解读,放在一起比较,从他选取的“容量”和所提的
路兄相约拜访周融子老道长,跟以前一样,其实就是喝酒聊天。但这一次有他两个弟子在,主要还是交流和请教。周先生87岁,身体健
佛陀、耶稣等人是纯粹的、完美的,但都是单一的他认为印度思想家和西哲人物都是纯粹的、完美的,单调的。而中国的老子却不同,他
《还吾老子》谁之作,评价如何?《还吾庄子》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沪上著名作家沈善增。上海人民出版社编审胡小静
老子讲“道法自然”是为他建立人类社会的和谐秩序服务的,旨在为权力者正确认识权力的本质,顺应“天下”的自由发展和自主创造社
我想搞懂老子53章的“道夸”,可是查阅手头能参照的的解读,从韩非子到河上公,从王弼到苏辙、王夫之,直到南怀瑾、陈鼓应等,
你是如何理解《道德经》第36章的?为什么说对这一章的理解方向不同,就“菜刀成了凶器,厨师成了凶手”?“菜刀”是厨具,这是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