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总理公开指责中国和卡塔尔,通过中国投资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交媒体上对以色列

旅游趣闻小猫 2025-09-21 01:43:50

以色列总理公开指责中国和卡塔尔,通过中国投资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交媒体上对以色列进行信息围堵,策划对以色列的仇恨运动。 9 月 15 日,内塔尼亚胡在接见美国州议员代表团的时候,突然就把中国和卡塔尔给拉出来了,说这两国在通过投资 AI 技术、操控社交媒体,制造反以情绪,误导舆论。这话说出来,就像在国际舆论场里扔了个炸弹,一下子就炸开了锅。 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那反应也是相当迅速,马上就回应了,说这种说法 “毫无事实依据”,还直接用 “病急乱投医” 这句话来评价,真是一点都不客气,但仔细想想,好像也挺贴切的。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是以色列官方首次在公开场合将中国列为直接指责对象,此前双方虽在中东事务上有过观点交锋,但从未上升到技术领域的具体指控。 以色列的指控聚焦于社交媒体内容生成技术。其安全部门提交的报告显示,某些中文背景的科技企业向中东地区提供的人工智能工具,能自动生成多语言文案,其中部分内容涉及巴以冲突的历史叙事。 但这些工具同样被全球媒体广泛使用,包括路透社、法新社等国际机构,均采用类似技术进行多语种新闻编译。更关键的是,中国企业在中东的技术合作项目清单中,并未包含以色列所指的“舆论操控”类服务。 中国企业的中东布局早已深入各领域。华为为沙特NEOM新城建设的5G网络,中兴承建的阿联酋智慧港口项目,大疆无人机在约旦农业监测中的应用,这些真实存在的合作案例,与以色列指控的“信息战工具”形成鲜明对比。有中东科技分析师指出,中国企业在当地更注重基础设施类投资,其技术输出模式与西方互联网企业的“数据收割”策略截然不同。 以色列的焦虑或许源于自身技术短板。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竞争力排名中,以色列虽在网络安全领域位列前五,但在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生成等核心技术上落后中美两国至少三年。这种技术代差,使得以色列在应对社交媒体舆论战时显得力不从心。其安全部门承认,目前无法有效区分人工智能生成的合法内容与恶意信息,这种技术无力感可能转化为对外归因的冲动。 中国外交部的回应保持克制但立场鲜明。发言人列举了中企在巴勒斯坦难民营建设的太阳能电站、为加沙地带提供的医疗物资运输通道等具体案例,强调中国技术始终服务于民生改善。这种“以事实破谣言”的策略,与某些国家动辄挥舞“技术威胁论”大棒的做法形成对比。 在这场技术与舆论的博弈中,真相往往藏在细节里。当以色列议会辩论仍在继续时,特拉维夫的科技园区里,中国工程师正与当地团队调试智慧城市系统;而在深圳的实验室里,针对中东气候优化的农业AI模型即将完成最终测试。这些真实发生的技术合作,或许比任何声明都更能说明问题——在全球化时代,技术从来不是零和博弈的筹码,而是连接不同文明的桥梁。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旅游趣闻小猫

旅游趣闻小猫

关注我,开启精彩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