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印尼icon突然宣布了 9月23日,印尼和欧盟icon甩出大手笔——正式签了《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下可真是“开门见山,买卖畅通”了。 要知道这事儿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前前后后谈了9年,拉锯19轮才成,之前卡在棕榈油出口、森林砍伐这些问题上吵得不可开交,怎么突然就握手言和了?答案其实藏在美国的关税大棒里。 欧盟现在被美国卡着脖子呢,钢铁铝得交50%的重税,其他商品也有15%的“对等关税”;印尼更惨,面对美国19%的关税压力。两边都被折腾得够呛,之前那些互不相让的条件,在“保住市场”的需求面前突然就不重要了。 欧盟原本还想把自己的环保、劳工高标准强加给印尼,现在也只能先放一放,毕竟维护市场稳定才是当务之急。 说穿了,这更像一场各取所需的“交易”。欧盟盯着印尼的矿产,毕竟印尼镍矿储量全球第一,而欧盟搞绿色转型、造电动车,哪儿都离不了镍。 之前印尼禁了镍矿出口,现在协议里特意开了口子,深加工的镍产品能免税进欧盟,刚好掐住了欧盟的需求命脉。 印尼的小算盘也打得精明。欧盟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市场、技术、投资都很诱人。 协议生效后,印尼95%的出口商品第一年就能零关税,纺织、鞋类这些主力产业成本一下降,竞争力直接拉满。 他们更想借着这股劲吸引欧盟企业来建厂,毕竟自己劳动力便宜,刚好能承接产业转移,帮着本土制造业升级。 但这协议看着美好,实际也藏着坑。欧盟没完全松口,对印尼的钢铁、生物柴油还留着配额限制,怕的就是低价产品冲垮自家市场。 印尼这边呢,虽然能赚出口的钱,但欧盟的环保标准只是暂时放宽,以后肯定还会拿碳排放、包装回收这些规则说事,2028年还要推行更严的申报和认证新规,到时候合规成本少不了。 更值得琢磨的是背后的地缘心思。欧盟一边说不盲从美国的关税要求,一边又想借着这协议加强在亚太的存在感,拉着印尼对冲其他国家的影响力,算盘打得叮当响。 印尼也不傻,一边拿欧盟的技术和市场,一边借着自己的资源优势在大国之间找平衡。 所谓的“买卖畅通”,本质是全球贸易格局乱了之后,两边抱团取暖的选择。能不能真的双赢不好说,但至少先给各自的经济找了个缓冲。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快讯!快讯! 印尼icon突然宣布了 9月23日,印尼和欧盟icon甩出大手笔—
热爱宏光
2025-09-23 23:41: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