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宣布了!   9月28日,巴基斯坦陆军元帅阿西姆·穆尼尔访问白宫,向美国

天天纪闻 2025-10-01 11:46:26

巴基斯坦宣布了!   9月28日,巴基斯坦陆军元帅阿西姆·穆尼尔访问白宫,向美国总统特朗普赠送了一批稀土矿物样品。   说白了,巴基斯坦陆军元帅阿西姆·穆尼尔带着稀土样品走进白宫,本质上就是场各取所需的现实政治交易。   一边是美国被稀土供应链卡脖子急得跳脚,一边是巴基斯坦拿着资源找靠山想解经济困局,这两样凑在一起,才有了这场看似意外却早有伏笔的互动。   先看美国这边的处境,简直是自己把自己逼到了墙角。美国唯一在运营的稀土矿是加州芒廷帕斯矿,归MP Materials公司所有,可这家公司2024年8成营收都来自向中国出口稀土精矿,说白了就是个“挖矿石卖原材料”的主,根本没能力自己搞分离加工。   2025年4月,随着中美贸易冲突升级,中国对美国稀土精矿加征125%的关税,直接让MP Materials的对华出口业务陷入停滞——顶着这么高的关税卖货,纯属赔本赚吆喝,商业上根本不成立。   到了2025年第二季度,MP Materials虽然把钕镨氧化物产量提高了120%,创下597公吨的纪录,可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还是白搭。   美国国防部急得没办法,只好在7月砸了4亿美元买它的优先股,成了最大股东,逼着它扩大加工能力。但建厂、投产哪是一天两天的事?特朗普政府眼瞅着新能源、军工领域的稀土需求越来越大,本土供应链却掉了链子,这不就把目光投向了有资源潜力的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这边呢,早就憋着找机会把资源变现。虽然目前公开的大规模矿产发现主要是2015年中冶集团在旁遮普省找到的5亿吨高品位铁矿石,但稀土作为伴生矿资源,在巴基斯坦的地质勘探中一直是潜在看点。   这些年巴基斯坦经济状况不乐观,工业基础薄弱,光有资源挖不出来、加工不了也是白搭。之前靠着中巴经济走廊,中国企业帮它搞基建、开发矿产,可巴基斯坦总想多找几个“买家”抬抬价,尤其是在军事和经济上找个能给实利的靠山。   这次穆尼尔和总理夏巴兹一起访美,会谈持续了80分钟,远超原定时间,巴基斯坦直接指定农业、技术、矿业和能源部门接受美国投资,说白了就是把矿产资源摆上了谈判桌,而稀土样品就是最实在的“敲门砖”——你看,我有这好东西,快来投资开发。   但这事没那么简单,两边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美国想要的是稳定的稀土供应,最好能绕开中国的加工环节,可巴基斯坦根本没那个技术能力——就算美国投资帮它建加工厂,至少也得三五年才能形成产能,远水救不了近火。   而且巴基斯坦的稀土储量到底有多少、品位怎么样,目前还没公开的详细数据,穆尼尔带去的样品更像是“概念验证”,能不能大规模开采、成本划不划算,都是未知数。   MP Materials创始人迈克尔·罗森塔尔虽然说第三季度产量还能涨10%到20%,可美国本土加工能力跟不上,就算从巴基斯坦进口了稀土矿,最后说不定还是得想办法找地方加工,绕来绕去可能还是绕不开全球产业链的现实。   巴基斯坦的风险也不小。这些年中巴经济走廊在能源、基建、矿业领域投入巨大,中国企业不仅带来了资金,还有勘探、开采的技术和经验。如果为了讨好美国,在稀土开发上给美国企业超国民待遇,很可能会影响和中国的合作基础。   毕竟中国才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投资国和贸易伙伴,真要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巴基斯坦未必敢赌。而且美国的“承诺”向来不靠谱,当年在阿富汗撤军时说走就走,巴基斯坦要是把宝全压在美国身上,最后可能落得个资源没卖上价、还得罪了长期合作伙伴的下场。   再往深了说,这场稀土交易背后是全球供应链重组的缩影。美国想搞“去中国化”的稀土供应链,可稀土产业从勘探、开采到分离、加工,是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长链条,不是找个有矿的国家就能随便替代的。   中国在全球稀土分离加工领域占了绝对主导地位,这不是一天两天能被撼动的。巴基斯坦拿着稀土样品去白宫,更像是给美国画了个饼,既能让美国看到“替代选项”的希望,又能给自己争取更多谈判筹码。   而美国明知短期内离不开中国供应链,却还是愿意接这个饼,无非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向中国施压,同时给自己国内企业争取转型时间。   有人可能会问,那中巴关系会不会受影响?其实倒不用太担心,毕竟中巴经济走廊的合作基础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涉及能源、基建等方方面面,不是一个稀土样品就能动摇的。   而且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的矿业开发中已经有了先发优势,就算美国想插一脚,也得面对巴基斯坦基础设施薄弱、物流成本高、政治风险大等现实问题。   巴基斯坦心里也清楚,中国是“稳重型伙伴”,美国是“机会型伙伴”,两边都不得罪、都捞点好处,才是它的如意算盘。

0 阅读:0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