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队赢了,不是靠职业球员,是靠谷里街道的李振南一脚点球,18万票人气王,真不是刷出来的。 他白天种草莓,晚上踢球,球衣背后印着“新农人”,球迷喊他“南哥”不是捧场,是认这个活人。 连云港7号罚丢点球那刻,东海县的民宿老板连夜把房价调高了140块——没人说要涨价,但人潮自己来了。 一场球,带火了温泉镇的泡脚池、路边的烤红薯摊、抖音上“跟着苏超去赶场”的话题,播放量比春晚还炸。 徐州丰县那支玫瑰镇联队,三个人是卖花的,两个是开拖拉机的,硬是把卫冕冠军干趴了。 没人给他们发工资,但奖杯没拿,公益装备先送进了特教学校——每进一球,赞助商就多捐一千块。 江苏不靠喊口号搞振兴,它把比赛变成周末的仪式:高铁专列开进乡村,裁判涨到一千五,连VAR都敢用。 不是要对标英超,是要让农民踢出尊严,让城里人愿意为一场乡土足球,买票、住店、发朋友圈。 下赛季要拉浙江、安徽、上海来打外卡,长三角的村超冠军杯,真不是闹着玩。 当一场球能带动民宿、餐饮、物流、公益、文旅全链条,它早就不是比赛了——是乡村的活法,被重新写了一遍。
央视转播了,不止苏超,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足协更是傻眼了,一场1/4决赛,南京
【20评论】【12点赞】
飘流的浮萍
苏超很快就废了,只要央视体育频道直播,就会有利益链,只要涉及到利益链,就不再有纯粹的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