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这“潜规则”早该碎了! 四姐妹庆生叫男模陪到天亮,看明码标价600元起

何时何地何处 2025-10-09 01:31:35

KTV这“潜规则”早该碎了! 四姐妹庆生叫男模陪到天亮,看明码标价600元起,主动给了680元,结果男模直接炸毛,骂着“打发叫花子”就要按“行规”要2000元,吵急了还动了手。最后报警虽拿到道歉和赔偿,但这口气谁咽得下? 明码标价本是保护双方的底线,到这儿倒成了摆设。这事根本不是给多给少的问题,是潜规则该不该凌驾于明码标价之上。 网友对此表达观点: - 这是碰到人渣了?这个面部瘀痕可以算轻伤一级了。故意伤害罪。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600起,不是统一价600,就好比商场说产品打折30元起,不等于你拿起一件商品付个38就能走[狗头][狗头][狗头] - 600一个人吧,你们四个女的,该给2400[大笑] - 看到了600起,好像我们在淘宝或者购物平台买商品……是否可以理解成为最低消费,不同的项目不同的价位 网友的讨论看似各有道理,却恰好戳中了这类“潜规则”的核心猫腻——用模糊的“起价”当幌子,把“行规”当宰客的遮羞布。商场里“30元起”的商品,会把不同价位的款式明码贴在货架上,顾客挑哪件付哪件的钱,从不会出现“付了38元被骂打发叫花子”的情况;淘宝商品更会在详情页写清规格、单价,“不同项目不同价位”从来不是事后坐地起价的理由。 反观事件里的KTV,只标“600元起”,却不提前告知“起价”对应的是多久服务、哪些项目,更没说明所谓“陪到天亮”需要额外加价,甚至默许从业者用“行规”替代明码标价。这种模糊定价,本质就是给“潜规则”留后门:先靠低价吸引顾客,等服务结束再搬出“行业默认”的高价,消费者一旦质疑,就被扣上“不懂规矩”的帽子,甚至遭遇言语羞辱、肢体冲突。 类似的乱象在KTV行业并不少见。有的商家标注“小包88元起”,到店却告知“88元是凌晨场,黄金时段要加200元”;有的说“酒水买一送一”,结账时才解释“送的是指定廉价啤酒,点的进口酒不参与活动”。这些“文字游戏”背后,都是“潜规则”对市场规则的践踏——明码标价本应是消费领域的“红绿灯”,却被某些从业者变成了“诱饵”,把消费者的信任当成宰客的筹码。 更可气的是,一旦消费者拒绝妥协,还会被贴上“不懂行”“小气”的标签。就像事件里的四姐妹,主动在“起价”基础上加了80元,却被男模骂“打发叫花子”,本质是对方认定“消费者就得按潜规则掏钱”,完全无视公平交易的底线。而报警维权虽能拿到赔偿,过程中的争执、委屈,以及对整个行业的信任崩塌,却是金钱无法弥补的。 说到底,“600元起”不是“宰客许可证”,“行业行规”更不能凌驾于法律和市场规则之上。真正的消费公平,从来不是靠“默认潜规则”维系,而是要让明码标价足够清晰、透明——服务内容、时长、对应价格一一列明,没有模糊表述,没有事后追加,消费者按需选择,从业者依规收费,这才是买卖双方该有的相处模式。 那些藏在“起价”背后的潜规则,早该被明码标价的阳光照透、被公平交易的规则击碎。毕竟,没有哪个行业的“规矩”,能容得下强买强卖的蛮横,更容不下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KTV消费现状 KTV消费心理 KTV消费心理 ktv费用 ktv消费 ktv工资 六个人的ktv ktv趣事 国庆潜规则

0 阅读:0
何时何地何处

何时何地何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