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漏洞下的战争财:西方零件如何撑起俄军导弹生产线

探修説 2025-10-10 18:27:14

俄乌战争3年多打了个寂寞!据BBC最新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经惊人发现,俄罗斯军工产品中发现太多来自美、英、德等多国的零部件。 咱就说乌军在前线捡回来的那些导弹残骸,基辅法医鉴定科学研究所里堆得满满当当,拆开变形的 “匕首” 导弹整流罩,里面的零件密密麻麻印着各国标识: 美国德州仪器的芯片在坦克火控系统里当核心,英国企业的微处理器管着无人机的飞行方向,德国西门子的传感器帮导弹调整姿态,连日本索尼的元件都混在里面。 之前俄军炸乌克兰能源设施用的 Kh-101 巡航导弹,看着挺唬人,能低空躲雷达,射程上千公里,结果拆开一看,藏着 31 个外国零部件; 号称最先进的 9M727 巡航导弹,美国芯片和日本电机照样是核心骨架。更夸张的是苏 - 35S 战机,光微电子元件就找出 891 个,138 家供货厂商里 62.3% 是美国企业,小到供电模块,大到雷达系统,全靠西方技术撑着俄军空袭。 最讽刺的是,这些西方国家一边喊着对俄实施 “最严厉制裁”,一边偷偷把零件往俄罗斯送。 英国商业贸易部还嘴硬说 “禁止向俄出口所有战场物资”,可俄军无人机的飞行控制微处理器明明白白印着英国公司的 logo。美国更离谱,嘴上说卡断俄军供应链,实际上俄罗斯进口的电子元件里,至少 7.77 亿美元都来自美国企业。 2023 年俄罗斯光买这些零部件就花了 222.3 亿美元,关键部件进口量只比战前降了 10%,基本没受影响。三年打下来,乌克兰人死伤无数,西方企业倒赚得盆满钵满,这仗打得有啥意义? 这些零件哪来的?说白了就是西方企业玩的 “暗度陈仓”。 明着不敢直接卖,就绕到第三方国家中转。美国有家模拟装置公司,75% 的生产都放在泰国、马来西亚,先把零件卖给当地中间商,再转手送到俄罗斯,完美规避制裁,他们的产品占了俄军武器零部件的 14%。 哈萨克斯坦更是成了典型的 “中转站”,2022 年对俄出口的微电路金额从 24.5 万美元一下飙到 1800 万美元,翻了 70 倍。 德国的光学元件、日本村田的传感器,先运到土耳其、阿联酋换个包装,再堂而皇之地送进俄罗斯导弹厂,欧盟里立陶宛想堵漏洞,可德国往中亚的电子产品出口反倒猛增,摆明了故意留口子。 更离谱的是,有些小批量零件居然通过亚马逊、eBay 这些电商平台卖出去,还有人用 “手提箱带货” 的方式偷偷运进俄罗斯。 西方企业还特会装无辜,说自己卖的是 “民用零件”,不知道被改成军用了。可谁傻啊?德州仪器的控制模块能精准制导导弹,英飞凌的通讯设备是俄军指挥中枢,这些高精度的东西民用市场根本用不上。 2022 年英国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拆了 27 种俄先进武器,找出 450 多种进口零件,涉及 15 个国家,美国货占了三分之二,日本和德国各占 7%。 要是真想管,怎么可能管不住?说白了就是钱给的太多,没人愿意跟利润过不去。美国商务部偶尔罚几家公司装样子,根本堵不住漏洞,到 2025 年夏天,西方微芯片还照样出现在俄罗斯导弹里,导致数百乌克兰平民伤亡。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俄军的武器产量居然越制裁越多。2022 年每月才造 50 枚导弹,到 2023 年底就飙到 115 枚以上,2024 年还能给军队交付 3.6 万件主战装备,苏 - 35 战机产量甚至翻倍,还敢卖给印度。这哪是制裁?分明是给俄军 “输血”。 乌克兰拿着西方援助的武器冲上去,结果对面俄军用装着西方零件的导弹打回来,这场战争活脱脱成了西方企业的 “带货现场”,乌克兰成了两边都能随便拿捏的冤大头。 三年多了,乌克兰的城市炸成了废墟,老百姓流离失所,泽连斯基天天去西方哭着要援助,结果转头发现,对手的武器里全是 “盟友” 给的零件。 西方喊着 “挺乌抗俄” 的口号,背地里靠着卖零件赚得流油,制裁成了纸糊的摆设,所谓的 “支持” 不过是把乌克兰当摇钱树。这样的战争打下去,赢了输了有啥区别?受伤的永远是普通老百姓,受益的全是那些躲在背后的资本家。 说穿了,这仗就是打了个寂寞。 不是俄乌没本事分胜负,是背后的西方根本不想让战争结束 —— 既想靠援助乌克兰削弱俄罗斯,又想靠卖零件赚俄罗斯的钱,两头的便宜都想占。 泽连斯基现在才发现这猫腻,晚喽!这三年流的血、毁的家,全成了西方企业账本上的数字。你说这战争荒唐不荒唐?

0 阅读:7

猜你喜欢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