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俄罗斯和乌克兰宣布了 10月10日,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都对外通报 ,俄罗斯国防部说从9号晚上到10号凌晨,他们的防空系统一共拦下来、打下来23架乌克兰无人机,分别是别尔哥罗德州10架、黑海上空10架、布良斯克州3架;之后又补充说,在黑海上空又打下来9架乌克兰无人机。 没人会真当这只是简单的“空中碰瓷”,这32架无人机的落点,全踩在俄军的战略痛处上。别尔哥罗德州早不是第一次挨炸了,这片与乌克兰哈尔科夫州接壤的边境地带,藏着俄军通往东线战场的补给大动脉,去年乌军甚至一度控制过这里200平方公里土地。当地居民早就习惯了防空警报,超市里的应急手电常年缺货,有博主拍过深夜的街道——路灯灭了一半,窗户上都贴着防冲击胶带,谁都清楚这些无人机盯着的不是民房,是藏在树林里的弹药库和铁路编组站。 黑海上空的无人机集群更不简单。这片海域不仅停泊着黑海舰队残部,还是俄罗斯能源出口的“生命线”,九月底乌军刚用无人机炸过新罗西斯克的海军驻地,把港口逼进紧急状态。这次32架里19架扑向黑海,明眼人都能看出门道——要么是试探俄军防空盲区,要么是瞄准过往的油轮和钻井平台。要知道,乌克兰的无人机早就能飞800公里奔袭炼油厂,上个月刚把列宁格勒州的基里希石化炸得停摆,那可是俄军北方战区的燃料核心。 布良斯克州的3架无人机看似数量最少,战术价值却一点不低。这里是俄罗斯西部的交通枢纽,铁路线直通白俄罗斯,俄军的坦克和火炮常从这儿运往前线。乌军选在这儿动手,摆明了想掐断俄军的“运输喉咙”,就像他们之前用无人机瘫痪卡卢加机场那样,不求炸毁重装备,只求打乱调度节奏。 俄军通报的“拦截大捷”背后,藏着难掩的尴尬。他们只报击落数量,却绝口不提漏网之鱼造成的损失——别尔哥罗德州长私下承认,九月底的无人机袭击炸坏了火力发电厂,全州一半地区停电,30多栋建筑着火。更要命的是成本账,乌军用的FPV无人机单机成本才5000美元,俄军拦截一枚就得耗掉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防空导弹,上次袭击梁赞炼油厂,乌军花120万就毁了17亿美元的设备,这买卖太亏了。 乌军这手“无人机消耗战”早成了标配打法。泽连斯基直言这是“远程制裁”,靠国产武器把战场烧到俄本土,现在俄罗斯炼油产能已经掉了40%,汽油价格涨了50%,前线装甲部队都开始缺柴油了。他们的战术越来越刁钻:用“Z”字形航线绕开S-400阵地,超低空飞行躲避雷达,最后阶段关信号靠惯性导航突防,把俄军电子战系统耍得团团转。 俄军的应对其实挺被动。表面上搞“导弹+无人机”的联合打击,看似火力密集,实则防不住乌军的“蚂蚁啃大象”。十月初俄军刚在顿巴斯推进了478平方公里,可本土能源设施接连被炸,战争资金跟着缩水,这种“前线赢地、后方失血”的局面根本撑不久。普京说无人机摧毁了乌军20亿美元装备,可自家炼油厂的损失早远超这个数,这话更像给自己打气。 说到底,这场无人机攻防战早不是战术层面的拉扯,而是战略层面的消耗。乌军靠低成本武器磨俄军的战争潜力,俄军靠昂贵防空撑场面却顾此失彼。32架无人机的坠落,看着是俄军的胜利,实则是乌军战术奏效的证明——他们根本不在乎被击落多少,只要能让俄军把钱砸在防空上,让前线缺油少弹,就算赢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俄罗斯通过土耳其向基辅传话:若未来一周内,若乌克兰未停止对俄罗斯能源设施的袭击,
【43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