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时期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称,特朗普政府在加强美国对华竞争地位方面

幕沧小澜 2025-10-11 16:48:28

拜登时期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称,特朗普政府在加强美国对华竞争地位方面做得不好。北京会觉得现在的战略形势不错,“不要打断敌人正在做的事情”。 “不要打断敌人正在做的事情。”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的一场论坛上,这句话成为全场的焦点。 拜登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说这话时,指的并不是外部对手,而是前一届美国政府。在他的眼中,特朗普时期的对华政策不仅没能拉开优势,反而在关键地方自己出了漏洞。 拜登团队走上台后,先定了三条准则:把中国看作会长期竞争的对象;认清未来十年是胜负的关键期;无论竞争多激烈,也要维持一些合作空间。 这几条不只是口号,而是他们在制定政策时的底线和方向。相比之下,特朗普政府的思路更像是打一场短期冲刺赛,拿关税、封锁当主要武器。结果战场上不光对手受影响,自家根基也跟着动摇。 美国有四个支撑它长期竞争力的重要板块:人才、创新、资本、盟友。而这些板块在特朗普执政时期全都被波及。 收紧移民政策让大量国际学生和工程师打了退堂鼓;对盟友施压分摊军费、提高关税,让合作变成计算成本的交易;不可预测的金融信号让投资者担心风险。 技术和贸易壁垒打乱了原本顺畅的科研链,创新的开放性受到挤压。这些问题并不只是暂时的摩擦,而是慢慢侵蚀美国本该牢固的优势。 当美国忙于内部扯皮时,中国很清楚机会在哪。北京注意到,美国在贸易和外交上的自我消耗,给了它调整布局的空间。 在供应链方面,中国趁机和日韩建立更紧密的合作,把本该流向美国的部分市场收入囊中。 在外交上,则利用美国和传统盟友之间的裂缝,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把影响力延伸到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动作背后,是对局势的精准判断,也是一次有计划的操作。 拜登政府上台后,面对这副烂局,走的是双轨路线。一方面维持对华的高压,比如盯紧核心技术出口和敏感领域投资;另一方面通过高强度的外交会面来设“安全护栏”,防止竞争走向失控。 这种一边交锋、一边对话的做法,显示出对复杂局面的务实态度,也反映了他们不想重蹈单边冒进的覆辙。 沙利文的批评,指向了一个本质问题:如果内部不能稳住人才、强化创新、维持盟友情谊,那么无论外部动作多么强硬,长远的优势都会被消耗掉。 中美之间的比拼,不在于谁能一时打得更狠,而在于谁能在长跑中站得更稳。美国必须先修好自己的根基,才能在这条赛道上真正拉开差距。

0 阅读:0
幕沧小澜

幕沧小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