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这波操作,我直接人看傻了。 一个主权国家,跑出来跟全世界喊:我们这块地儿,六百年前是中国的!而且,我们还觉得特光荣! 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这事儿得从明朝说起。六百多年前的永乐年间,郑和带着浩浩荡荡的宝船队下西洋,跑到现在印尼的巨港,设了一个叫“旧港宣慰司”的机构。 这可不是简单的贸易点,而是实打实的明朝官方海外管理机构,相当于今天的“海外办事处”。 那会儿巨港是东南亚最大的香料集散地,街上到处是华人,闽南话、广东话此起彼伏,官府文书用中文,税收按明朝的规矩来,整个一“海外小南京”。 如今印尼突然高调重提这段历史,可不是为了搞学术研究。他们复刻了郑和宝船,推出“重走郑和航线”旅游项目,还搞起了“郑和文化节”。 当地商家脑子转得飞快,民宿刷上朱红墙挂起“宣慰司驿馆”的牌子,房价立马涨三成;街头小贩把炸香蕉改名“郑和船点”,椰子饭包装印上郑和画像,生意火到爆。 光去年就吸引了20万中国游客,狂赚3000万美元。 印尼这波操作,表面是认历史,实则是谋未来。 他们一边蹭历史热度,一边政治撇得清,宣传时特意强调“这是文化交流的见证,不是政治归属”。这样既不得罪中国,又让本土民众觉得“咱这地方历史够牛”,两头讨好。 实际上,中国和印尼在南海不存在领土主权争议。中国外交部早就明确表示,“纳土纳群岛主权属于印尼,中方也没有表示异议”。双方只是在南海部分海域存在海洋权益主张重叠。 而印尼如今打历史牌,与其说是翻旧账,不如说是看中了中国的发展带来的机遇。这才是真正的传承。老祖宗在前面乘风破浪,我们在后面让这份荣耀变得越来越值钱。 印尼聪明地选择了把历史变为合作的桥梁,而非争议的焦点。 现在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雅万高铁通车,两国贸易额年年涨。这时候提旧港宣慰司,明摆着是把历史变成合作的桥梁。 人家承认的,与其说是一段历史,不如说是承认你今天的实力和影响力。只有在中国蓬勃发展的今天,印尼才愿意把这段历史翻出来,作为一张能打的牌。 这不是简单的历史文化认同,而是基于现实利益的精明选择。 印尼总统佐科之前就表示过,印尼希望在南海问题上充当调停者角色,说明他们更愿意扮演建设性的中间人,而不是选边站队。 有些国家整天想着怎么搞对抗,怎么拉帮结派,而印尼却想着怎么一起搞钱。这思路确实清奇,但也确实高明。 大家都知道,现在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大,谁能抓住发展机遇,谁就能赢得未来。印尼这波操作,正是看准了中国市场和中国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 印尼这波操作看起来有点迷,但其实背后是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他们把历史变成了旅游资源,把争议变成了机会,把文化纽带变成了经济桥梁。 在当今世界,这种通过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合作的做法值得点赞。它不是简单的历史文化认同,而是基于现实利益的精明选择,同时也促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正如印尼总统普拉博沃最近表示的,印尼加入金砖国家是为了自身安全和地区稳定和平,这种多元化的外交策略体现了印尼在大国博弈中的精明权衡。 说到底,国与国之间交往,最终还是要互利共赢。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能成为今天合作的桥梁和经济的动力,这难道不是最好的传承吗?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能把历史玩成“吸金密码”还要促进双边关系,这才是真本事。 参考资料: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活动在雅加达举行——中国新闻网
印尼这回是真的怒了,说是买战斗机,结果花了2000多亿,最后拿到手的,全是难以下
【127评论】【2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