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冻结中国闻泰科技投资了300多亿的半导体公司,要知道闻泰可是刚刚把所有旁枝业务都卖了打算all in芯片产业的,这一下真的是釜底抽薪了! 2025年10月,当时荷兰企业法庭一纸裁决,直接暂停了闻泰科技董事长张学政的职务,还任命了外籍董事接管关键决策权。 更狠的是,荷兰经济部同步出台部长令,禁止闻泰调整安世半导体的知识产权、业务结构甚至人员安排,期限一年,这波“政策+司法”的组合拳,直接让闻泰对安世的控制权悬了。 为啥荷兰这么急?表面上是安世外籍高管团队“起事”——首席法务官Ruben Lichtenberg联合德籍CFO、COO,以“违反收购承诺转移技术”为由告了闻泰,但往深了看,这其实是地缘政治下的技术博弈。 安世半导体可不是普通企业,它掌握着二极管、MOSFET这些关键半导体器件的全球顶尖技术,客户名单里苹果、华为、博世都是大腕儿。 荷兰这么做,既能响应美国的技术封锁号召,又能通过“托管”模式保留中国企业的经济收益,避免彻底撕破脸。 可这对闻泰来说,简直是釜底抽薪,本来公司已经砍掉了消费电子业务,一心扑在芯片产业上,结果刚起步就遭重创。 虽然经济权益还在,但核心决策权没了,供应链调整、技术路线这些关键决策都得听外人的,自主可控能力直接打折。 再往深了看,这事儿暴露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深层裂变,美国搞“实体清单”扩大化,把制裁穿透到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逼着荷兰等盟友配合技术围堵。 但中国企业的突围也没停过——中芯国际14纳米良率提到95%,长江存储突破232层3D NAND,上海微电子28纳米光刻机也开始量产,技术突破正在倒逼国际合作模式改变。 最后说说个人看法,荷兰这波操作,本质是技术霸权在半导体领域的“显眼包”表现,但历史早就证明,技术封锁从没能真挡住创新脚步。 短期看,中国得双线作战——法律层面争取安世控制权,技术层面加速“卡脖子”领域突破,长期来说,得推动建立基于市场规则的多边合作机制,把技术标准制定权从“单极”变成“多极”,别让技术规则沦为政治工具。 毕竟,全球产业链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荷兰要是继续当美国技术封锁的“工具人”,不仅可能丢掉中国市场,更可能错过5G、AI芯片这些新兴领域的合作机会。 技术进步的本质是开放共享,不是零和博弈,当中国光刻机突破28纳米全链条生产时,全球半导体产业早进入了新纪元——这,才是破解封锁的终极密码。
外媒今天(10月13日)报道:“荷兰政府以担忧关键技术可能被转移为由,对中国芯片
【45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