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获诺奖,他就放话:欧洲不能让中美赢了】#刚获诺奖就放话欧洲不能让中美赢了#

观察者网 2025-10-14 10:39:31

【刚获诺奖,他就放话:欧洲不能让中美赢了】#刚获诺奖就放话欧洲不能让中美赢了# 当地时间10月13日,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法国学者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在新闻发布会上警示欧洲:绝不能让美国和中国在技术创新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他还对媒体表示,欧洲要向中国和美国学习,找到协调“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办法。

另一名获奖的美籍以色列学者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接受采访时,猛烈抨击特朗普政府的科研政策,称其为“历史上最大的自摆乌龙”事件,至少是自中国明朝以来最严重的自伤行为。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于13日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这一奖项授予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以表彰他们“对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阐释”。

据法国24电视台报道,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获奖者公布新闻发布会上,阿吉翁以连线形式向记者表示,“我认为欧洲各国必须意识到,我们不应再让中美成为技术领导者,更不能在这一领域输给他们。”

他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与欧元区之间的贫富差距已显著扩大。

阿吉翁表示,“二战后至80年代中期,欧洲曾在人均GDP 层面追赶美国”,但此后双方差距再次拉大。

“核心原因在于,我们未能实现高科技领域的突破性创新,”他说,“我们始终局限于中端技术的渐进式发展,这一问题与《德拉吉报告》所指出的情况高度相关。我们缺乏支持高科技突破性创新的合理政策与机构。”

欧洲央行前行长、意大利前总理马里奥·德拉吉去年发布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其中提出一系列提振欧盟经济的建议,包括每年至少投入7500亿至8000亿欧元资金。

阿吉翁说:“我们尚未形成支持创新的完善金融生态系统。”

路透社报道指出,此次奖项颁发之际,全球经济正处于潜在转折点,许多人预计人工智能将引发新一轮增长热潮。同时,该奖项也凸显了欧洲的战略风险:在未来技术领域,欧洲可能进一步落后于中美。

阿吉翁对路透社表示,“去全球化”与关税壁垒是“经济增长的障碍”。他认为,市场规模越大,思想交流、技术转移及良性竞争的可能性就越高。

“任何阻碍开放的因素,都是增长的障碍。因此,我看到目前乌云正在积聚,加剧贸易与开放的阻力。”

阿吉翁还呼吁欧洲向中美学习,称中美已找到协调“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方法。

“在欧洲,我们曾以‘竞争政策’之名,对任何形式的产业政策持强烈反对态度。我认为我们需要在这方面做出改变,找到在国防、气候、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领域协调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方法。”

接受媒体采访时,莫基尔和豪伊特对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表达了强烈不满。

莫基尔说,自己的研究聚焦于“为何我们比曾祖父辈富裕得多、生活好得多”。同时他担忧,在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美国可能失去在科研与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本届政府对高等教育和科研的攻击,或许是历史上最大的‘自摆乌龙’,至少是自中国明朝实质禁止科研探索以来最严重的一记自我伤害,”他对路透社说,“这种行为具有自我破坏性,且完全由无关的政治因素驱动。”

豪伊特表示,自己对获奖“完全感到意外”,他同样批评了特朗普的贸易政策。

“很明显,这些政策会通过削弱规模效应来抑制创新,”他对路透社说,“发动关税战只会缩小所有人的市场规模。”

他指出,“试图将制造业岗位迁回美国”或许具有一定政治意义,但并非合理的经济政策。

“我们擅长设计跑鞋,但最好让其他国家来生产跑鞋。”他说。

根据诺奖官方介绍,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这一进程使无数人摆脱了贫困,并奠定了人类繁荣的基础。今年的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解释了“创新如何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动力”。

诺奖官方表示,获奖者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创造性破坏如何引发冲突,而这些冲突必须以建设性方式处理。否则,创新将会被那些因利益受损而抗拒变革的既有企业和利益集团所阻碍。

0 阅读:122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提供丰富而专业的国际国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