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息!高通承认了相关事实,美国当年罚中兴国际的钱这回可以罚回来了吧。    

阿皮历史库 2025-10-14 11:01:44

新消息!高通承认了相关事实,美国当年罚中兴国际的钱这回可以罚回来了吧。     10月10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对高通公司立案调查,市场监管总局明确指出,高通在收购Autotalks之前,没有履行经营者集中申报义务。     没想到当天,高通方面就直接承认了这个事实。     网友们立马想起2018年中兴被罚14亿美元的事,都在问这回能不能把钱“罚回来”?     经营者集中申报算是一个相对专业的概念,这个大体意思就是,当公司的并购可能影响竞争格局时,需要提前向监管部门申报,让相关机构评估这个行动是否会导致垄断或不公平竞争。     这是反垄断法的核心环节之一,不管你是中国企业还是外企,只要你的交易涉及中国市场,法律义务都一样。     高通在5月宣布收购Autotalks,后者专注做车用通讯芯片,这是一个竞争正在加剧的领域,所以监管部门关注这个并不奇怪。     按规定,凡是可能影响到国内市场竞争的跨国企业并购,都应该在交易完成之前申报审查。     如果有应当申报而未申报的行为,就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高通承认未申报,其实是等于确认了程序违规。     这让不少网友自然联想到2018年美国对中兴通讯的处罚,当时,美国方面以违反出口管制规定为由,对中兴开出14亿美元罚单,并伴随一系列业务限制措施。     中兴当年被罚得很重,现在高通在中国违规,是不是该用法律手段来“回敬”一下呢? 严格来说,这两件事情虽然同样涉及跨国企业与本国法律,但性质并不完全一样。     当时美国商务部说中兴违反了他们对伊朗的出口管制政策,后来又说中兴在和解后没按约定处罚相关员工,反而给了奖励,属于虚假陈述,一下子就下了七年的出口禁令,不让美国企业卖任何零部件给中兴。     那时候中兴的主营业务基本停摆,最后没办法才交了罚款。     这里得说清楚,美国那是拿自己的法律管别的国家企业的事,典型的长臂管辖,而咱们现在查高通,是依据咱们国家的反垄断法,管的是在咱们市场里发生的违法交易,法理上就不是一回事,故而根本不存在“罚回来”的说法。     中兴当年是在美国法律框架内被处罚,中国现在是在自己的法律框架内调查高通。     虽然表面上看像是一种对等,但在法律逻辑上,这种对等并不建立在互相冲账的机制上,而是在各自的司法和监管体系里独立运行的。     真正能够让这种“公平”长期有效的,是建立起透明且可执行的规则,让所有企业都明白游戏规则是什么。     这种制度性约束,才是长远竞争力的保障。     可能有人会问,高通为啥敢这么干?毕竟2015年他们就因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被罚过60多亿元,按说也该有记性了才对。     这就得从行业背景说起了,现在智能汽车是香饽饽,车联网更是核心竞争力,谁掌握了相关芯片和技术,谁就能在这个赛道上占得先机。     高通这些年一直在从手机芯片往汽车领域转,想通过收购把车联网技术攥在手里,打造完整的汽车芯片生态。     Autotalks的技术能直接补全他们的短板,所以才冒着违规的风险也要完成收购。     可他们忘了,咱们的反垄断监管早就不是只看交易金额了,现在就算没达到申报标准,只要有证据证明可能限制竞争,监管部门就有权要求申报,不申报就是违法。     不管是外企还是本土企业,只要敢碰垄断的红线,就一定管到底。

0 阅读:79

猜你喜欢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