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吴石案的一个细节,后背发麻。陪他一起上刑场的六个人里,居然只有一个是党员。 吴石走那天,副官也跟着,刑场上七个人,党员就一个,剩下六个都没名头,就那俩副官,平时跟在身边打杂的小兵,天天跟着长官跑前跑后,谁也想不到啊,最后这两个最不起眼的人,不跑也不求饶,脖子一硬就站那了,就是要跟着长官,这整个案子里,他俩也不是什么进步分子,更不是地下党,说白了就是跟着混口饭吃的兵。 吴石的身份可不简单,国防部的参谋次长,整个台湾的兵力部署,工事在哪,作战计划怎么搞,全从他手里过,开会的时候一屋子都是大将军,出门警卫跟着,可一到晚上回家关上灯,他就自己一个人写那些机密文件,情报全靠脑子记,几千公里的防线细节一点点复盘,用火漆封好信,一封一封递出去,接头的地方,用的印章,一个都不能错,错一个,那底下潜伏的人还有家里人就全完了,这事就是这么悬。 那会儿台湾什么环境,白色恐怖,保密局的人天天盯着他,电话被听,信被拆,出门都有人跟梢,他还是照样一封一封地写,等于天天在刀尖上跳舞,这事他瞒着所有人,老婆孩子都不知道,可身边的副官什么都看在眼里,陪着他熬夜,看他把写错的信撕掉,听他念叨将来老百姓日子好了咱们也值了,那副官可能连什么叫专政都搞不明白,但他心里就认一个死理,这个长官,是个值得跟的人。 案子一出,吴石被抓,扯出来一长串名单,俩副官也给关了进去,特务就劝他俩,说清楚就能活命,签个字,说是被吴石骗了,再随便交代几个不相干的人,不仅能活,还能转正,那时候的台湾,这么干的人有的是,张张嘴就能换条命,真有人就那么干了,可这俩副官,嘴巴闭得紧紧的,没说不知道,就一句话,长官去哪我们就去哪。 到了刑场上,特务还在劝,都最后一刻了,觉得他俩不是党员,不该陪着一块死,可那俩副官就站在吴石旁边,腰杆挺得笔直,跟在操场上站岗一样,脸上一点表情没有,他们的名字没人记得住,烈士名单上也没有,不是地下党,也不是亲戚,只晓得一个姓陈一个姓王,连全名都没个准信,就这么成了历史里的无名氏。 好多人琢磨,把这两个副官的故事翻出来有啥意思,我倒觉得,越是这种没名没姓没身份的,越该拿出来说说,他们嘴里没念叨什么信仰什么忠诚,可摆在面前的活路不走,有退路不退,这种情义才叫真,不只是不能丢下长官,更是不能丢下那份“我懂你做的是对的”心照不宣,有时候不说话,比说什么都有分量。 历史这东西,不是靠嘴皮子吹出来的,是靠一个个站出来的人撑起来的,吴石站出来了,他那俩副官也站出来了,后来的人总爱事后诸葛亮,觉得他们傻,不值当,命多重要,活着才能干大事,识时务者为俊杰,可要是历史上全是这种俊杰,这国家早就没了,真正能撑起一个国家的,恰恰不是那些聪明人,而是这些“看起来不值”的,明明能活下去却偏不弯腰的人,名字是没留下来,可那副脊梁骨留下来了,咱们今天能站直了,靠的就是他们。
最近《沉默的荣誉》热播,让吴石将军的故事火了。可很少有人知道,和他一样藏在国民党
【11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