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中常委何鹰鹭,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接点名韩国瑜:你带个团,乐呵呵地跑去日本,到底几个意思?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韩国瑜带团去日本访问,原本说是“促进交流”,但时间选得非常敏感——岛内花莲正闹堰塞湖灾情,纪念日也临近。而且,傅崐萁早一步去日本访问,韩国瑜又紧接着带团去,形成一种“接力团”的模式。 这一行为在党内外引发了不少争议,特别是当他在会见日本政要时全程点头微笑,对方说“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他只是表示“感动”,几乎没有任何澄清或立场表态,这让党内许多人不满,也让舆论炸开了锅。 而何鹰鹭的身份就很特别,她是陆配出身,1997年自湖北嫁到台湾,扎根台湾已经有二十多年。 她从基层做起,深耕社区服务和两岸文化交流,2024年成为国民党首位陆配中常委。她的经历让她对历史和民族感情有着深切理解,也让她在党内一直秉持“两岸和平”的理念。 平时,她说话很直接,从不绕弯子,但这次她罕见地在中常会上公开发难,怒指韩国瑜访日行为对历史记忆的漠视。 她当场质问韩国瑜:“你带团跑去日本到底是什么意思?” 她的重点很明确:一是台湾历史不能被忘记,尤其是国民党与中国人民一起抗日的历史;二是党在对外交流时必须坚守自己的立场,不能为了所谓的交流或者曝光而踩历史红线。 她认为,韩国瑜这次访日,不仅忽略了岛内灾情,也无视了纪念日的意义,同时在面对日方敏感言论时没有表态,这种做法有可能在民众心中造成负面影响,也让党内原本就不统一的路线分歧进一步加剧。 事实上,这次事件引发的党内争议非常复杂。 一部分人支持何鹰鹭,认为她直言不讳地提醒党内必须守住历史底线,是维护党纲和民众信任的必要举动;另一部分人则觉得不必过度纠结过去,认为访日是常规的交流行为。 但不管怎么看,何鹰鹭的核心观点很清楚:历史不能忘、立场不能动摇,这两条是做任何对外交流前必须考虑的前提。 韩国瑜方面,只是一味强调“为了交流”,却没有回应历史敏感点,也没有对日方言论做出任何澄清。这让他原本希望借访日提升国际曝光的意图大打折扣。 民调显示,高达78%的民众对他的行为表示不满,深蓝派铁票群体尤其愤怒,认为他“忘了历史”;中间选民则认为他缺乏定力,党内派系更是借机开撕。 可以说,这次访日行为不仅没讨好日本,也没让党内满意,更让大陆和深蓝阵营心里凉了一大截。 事件的关键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为三点:叙事错位、时机错位、角色错位。 叙事错位在于把访日包装成“政绩”,实际上却被解读为“媚外”;时机错位在于选择灾情纪念日时期访问,容易引发负面舆论;角色错位在于个人曝光压过了党内立场和原则,最终导致整个党在历史和立场上形象受损。 更严重的是,国民党作为曾经以抗战政党自居的党派,如今自家成员跑去日本笑得灿烂,被党内人质疑“忘祖宗”,政治品牌和历史形象都受到影响。 这次事件也让党内不得不紧急灭火,传出要建立“涉外言行红线清单”,要求几小时内统一口径回应,但即便补锅再快,也修不回那份被踩碎的历史红线和民众信任。 网友们评论非常直白:“掀桌子不是造反,是替国民党留条脸”,“要理性,先记得是谁打的抗战”。也有人调侃,韩国瑜这一笑,直接把国民党的“抗日精神”笑没了。 何鹰鹭这次“掀桌子”,看似是一场激烈的党内争执,实际上是一种责任感和提醒。她不仅是为了党内保持原则发声,更是替民众守住历史记忆。 她的行为告诉党内每一位成员:历史红线不能碰,立场底线不能丢,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必须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 而对社会来说,这件事也有启示意义。民众期待政党能够守住历史底线和核心价值,而不是为了表面光鲜或短期政治利益去做“秀”。 当一个政党忘记了自己的来路,忽视了历史,它就注定会迷失方向。而何鹰鹭的直言不讳,恰恰是给党和社会都上了一课:历史不能遗忘,原则不能松动,理智与立场才是稳健发展的根基。 何鹰鹭掀桌,不是为了制造矛盾,而是为了让党看清镜子里的自己:历史不能丢,立场不能松,民众信任才是政治的根。对于政党和政治人物来说,这或许是最扎心,但也是最必要的一课。
国民党主席候选人卓伯源今在高雄政见发表会上指出,6位候选人中郑丽文与罗智强都很年
【10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