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犯罪集团透过短信诈骗三年牟利逾10亿美元美方展开调查】海外新鲜事《华尔

乡村小猫 2025-10-15 20:04:48

【大陆犯罪集团透过短信诈骗三年牟利逾10亿美元 美方展开调查】海外新鲜事

《华尔街日报》报道,近年来针对美国民众的短信(SMS)诈骗大幅抬头。美国国土安全部的调查显示,涉案的跨国犯罪网络在过去三年内,通过大规模短信钓鱼等手法,非法获利已超过10亿美元,这些网络中有部分参与者与中国境内的犯罪集团有关联。

调查发现,作案手法通常以未缴高速公路通行费、邮费或交通罚单为由,向受害者发送看似官方的短信,诱导其点击链接并输入信用卡或银行信息。犯罪分子据此窃取财务资料,再通过海外采购、礼品卡兑换等方式变现。

这一诈骗产业链的运作依赖于一个复杂的黑市生态:国际犯罪组织、专门发送诈骗短信的“SIM农场”及开发钓鱼网站的技术团队相互配合。所谓“SIM农场”是指放置数百张SIM卡并可模拟成千手机同时发讯的设备群,能大规模、低成本地对目标群体发动精准轰炸式短信攻击。

技术层面上,犯罪分子将窃得的信用卡信息导入亚洲地区的数字钱包(如Apple Wallet或Google Wallet),再由境外同伙远程授权、在美国境内消费,从而实现跨境盗刷。部分诈骗团伙还通过Telegram等加密通讯软件流通套件,自建钓鱼页面并实时截取受害者输入的验证码或一次性密码(OTP),以完成全过程的窃取与授权。

网安公司Unit 221b的研究指出,目前已识别美国至少38个城市存在SIM农场或类似设备点,散布于共享办公空间、住宅、维修厂等场所。近年来,美国民众举报的精准过路费类诈骗短信数日峰值曾达33万条,月均接报量较2024年初增长约3.5倍。

在作案执行环节,诈骗集团会通过Telegram等渠道招聘大量临时人员(俗称“马仔”或“替手”),这些人在美国本地以极低报酬代为刷卡购买iPhone、服饰、化妆品或礼品卡,再通过走私或转卖渠道将货物运回中国大陆变现。单笔礼品卡交易的中间报酬虽低,但通过大量重复操作仍可产生可观收益。

美国当局已将此类跨国电信诈骗列为重点打击对象,部分涉案人员已在美被捕并提起公诉。文中亦提到的个案包括肯塔基州一名中国籍被告今年8月认罪,承认利用“感应支付”方式在超市盗刷多组卡号并购买礼品卡,案件正待判决。

专家指出,要遏制此类跨境诈骗,需要国际执法合作、平台技术防护与金融机构的反欺诈机制共同发力;同时呼吁公众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点击来源不明的付款链接,遇到可疑短信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图:华尔街日报报导,近年来,美国民众饱受诈骗简讯困扰,这类高明且规模庞大的行骗手法,让中国犯罪集团在三年内非法获利超过10亿美元。 示意图。图/AI生成

0 阅读:7

猜你喜欢

乡村小猫

乡村小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