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14日报道,男子原本是个装修工,但是他有个导演梦,于是辞职回农村,带村里的留守老人拍戏,日薪30到50块,再发点鸡鱼肉蛋当福利。[紫薇别走] 73岁的王大爷手持粪勺,骑着电动车冲向“战场”,他的对手是邻村75岁的李大爷,头顶着一个倒扣的空油壶当头盔,两人厮杀正酣时,导演喊了停不是因为演得不好,而是王大爷忘词了。 村里到处是独居老人,白天除了晒太阳、喂鸡,就是坐在门口发呆,鲍小光从小爱看《三国演义》,一个念头突然冒出来:为什么不让这些老人演三国故事? 对门的独居大爷成了第一个演员,老人70岁了,这辈子从没想过自己还能当“演员”,鲍小光教他说台词:“既生瑜,何生亮,”老人说了十几遍,总是卡在“既生”两个字上。 老人急了,非要学会,鲍小光就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从下午两点教到四点半,当老人终于完整说出那句台词时,眼睛都红了:“这辈子还没这么认真过什么事。” 凉席裁成盔甲,绑在身上用麻绳固定,农用粪勺刷上银漆,就成了青龙偃月刀,有一次需要拍“用望远镜观战”的镜头,鲍小光找不到道具,急得团团转,一个老人笑着拿来两个矿泉水瓶,用胶带绑在一起:“这不就成了?” 单集成本只要几百元,鲍小光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给老人买意外险、发片酬、准备盒饭,老人们每次拍完能拿到几十元,有时还有鸡蛋、洗衣粉这些生活用品。 拍摄从不超过4小时,鲍小光知道老人体力有限,农忙时绝不叫人,天气不好坚决不拍,有次下小雨,一个老人跑来说:“今天能拍吗?我台词都背熟了,”鲍小光把他劝回去:“下次拍双倍时长给你演。” 最初的视频发出去,播放量只有几百,鲍小光没气馁,继续拍,第三个月,一条“关羽战华雄”的视频突然爆了,播放量冲到800万。 饰演“丞相”的老人火了,去村口小卖部买烟,老板娘直接认出来:“哎呀,这不是曹操吗?”老人乐呵呵的,买东西都不好意思讲价了,村里的老人开始主动找鲍小光:“下次拍戏能叫上我不?”有个老人因为手抖,拿不稳道具,被老伴笑话,他倔强地练了一个星期,再来拍时稳稳当当。 单条视频最高播放数千万,投资公司找上门,开出诱人条件,鲍小光全拒绝了,“签约后要完成任务,老人们就成了挣钱工具,”他说得很直白,“我不想那样。” 一个老人悄悄跟鲍小光说:“我儿子在外打工,一年回来一次,自从拍戏,我现在每天都有事干,不觉得孤单了,”鲍小光听完,突然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不只是拍视频,而是让这些被时间遗忘的老人,重新感觉到自己还有用,还被需要。 鲍小光的下一个计划是拍一部“真正的电影”,记录村里老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再是三国故事,而是他们真实的喜怒哀乐,“我想让更多人看到,在中国农村,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用最朴实的方式,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网友热评: “粪勺当兵器,锅盖当盾牌,电动车当战马,这脑洞我服了!虽然道具都是身边寻常东西,但老人们演得特别认真,那种朴实无华的劲儿比很多特效大片还好看。” “能把全村人都发动起来,这号召力绝了!现在很多小区里邻居都不认识,他们村还能一起‘拍电影’,这种氛围太让人羡慕了。” “看着大爷大妈们拍完戏,还会主动问‘下场戏什么时候拍?’,真的被感动到了。” “从装修工转型做自己热爱的事,还带着乡亲们一起,这很需要勇气和坚持。” “这位导演至少得是村长侄子级别的吧?不然咋能有这么大面子让全村总动员?” “帮人的武戏,拿的都是粪叉、铁锹,土味十足,让人觉得很土但又觉得很好看,你说到底咋回事?” “撇开武戏,我觉得老头的文戏演得也很不错,丞相可不是盖的!” 让你来编剧,你最想看到村里的爷爷奶奶们演绎《三国演义》里的哪个经典桥段?你觉得你们家乡有什么特别的习俗或故事,也适合用这种“土味”又创意的方式拍出来?评论区分享你的脑洞吧! 官方信源:大皖新闻
安徽,14日报道,男子原本是个装修工,但是他有个导演梦,于是辞职回农村,带村里的
征途观史
2025-10-16 09:43:05
0
阅读:250
龙华飞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