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确实从来没有碰到过像中国这样的对手,过去的对手先是英国,再是德国日本,再就是苏联,除了苏联,没有一个国家有与美国相当的规模。而苏联呢,不会搞经济,还与美国没多少经济联系,粮食不能自给,完全靠资源出口。结果被美国封锁是一点办法没有。 要说起美国这些对手的顺序,其实是跟着历史走的。美国刚建国那会儿,英国还是“日不落帝国”,全世界都有它的殖民地,海军力量更是独步天下。那时候美国想在美洲扩张,还想跟其他国家做生意,总被英国掣肘,比如英国动不动就拦截美国商船,不让他们跟欧洲大陆贸易。 后来美国慢慢壮大,到19世纪末经济总量超过英国,两边就开始在全球抢地盘、争话语权,比如一战二战后划分世界秩序,英国渐渐被美国挤到了后面,所以英国是美国最早的主要对手。 等美国慢慢壮大起来,又碰上了更横的对手——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在20世纪初工业发展特别快,都想重新划分世界。德国在欧洲打遍周边国家,日本则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到处侵略,甚至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这时候美国不得不参战,跟德日直接打了起来,毕竟这两个国家的扩张已经摸到美国的利益底线了。 但德日两国底子终究太薄,德国本土面积还没中国四川省大,日本更是个岛国,资源都靠抢,一旦被美国切断补给线,很快就撑不住了,二战结束后就彻底失去了竞争资格。 再后来就是苏联,这是第一个能跟美国实打实拼规模的对手。苏联国土面积比美国还大,人口也多,军事力量更是厉害,光核弹头就跟美国不相上下。但苏联的经济实在太差劲,就像偏科严重的学生,一门心思搞军工和重工业,造坦克飞机在行,可老百姓需要的衣服、粮食、家电却造不出来。更要命的是,苏联和美国几乎没什么生意往来,两边各搞各的圈子,不像现在各国经济都缠在一起。 苏联的粮食问题更是致命,明明有全世界15%的耕地,比半个欧洲的种地面积还大,可粮食却不够吃。从1973年开始,每年都得从国外买粮,到1985年一年要买进4400多万吨,相当于全国需求量的15%,好多时候还得靠买美国的粮食过日子。 苏联自己又没别的赚钱路子,全靠卖石油、天然气这些资源换外汇,一旦国际油价下跌,连买粮食的钱都凑不齐。后来美国牵头搞封锁,不让其他国家给苏联卖技术、卖物资,苏联本来经济就单一,这下更是断了活路,想找人帮忙都没处找,最后慢慢撑不住了。 但这些对手跟现在的中国比,差别可就大了,难怪说美国从没碰到过中国这样的对手。首先说规模,中国国土面积跟美国差不多,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多,经济总量已经排世界第二,这是英国、德日当年根本没法比的,就算是苏联,经济活力也远不如中国。 最关键的是经济模式不一样。中国不像苏联那样偏科,小到针头线脑,大到飞机火箭,咱们自己都能造点,工业门类全得很。而且中国和美国的经济早就绑在一起了,2024年两国做生意的金额快到7000亿美元了,是建交时的两百多倍。 美国农民种的大豆,一半以上都卖给中国,美国的汽车、芯片也离不开中国市场;咱们出口的家电、机械零件,美国老百姓日常也少不了。这时候美国想封锁中国,等于给自己捅刀子——比如加征关税,美国商家进货成本涨了,最后还是美国消费者买单,美国农民的大豆卖不出去,只能烂在仓库里。 粮食方面更不用愁,中国早就把饭碗端在了自己手里。现在咱们口粮自给率超过100%,人均粮食占有量快到480公斤,比国际安全线还高不少,每年就进口点大豆、玉米当饲料,根本不用看别人脸色。资源上也不是靠出口赚钱,而是全世界买资源,石油从俄罗斯、中东、非洲多个地方进,就算一个地方出问题,还有其他路子,不像苏联那样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更重要的是,中国不搞军备竞赛,而是把钱花在改善民生、发展科技上。就算美国搞技术封锁,比如不让卖芯片给华为,咱们就自己搞研发,慢慢也能造出国产芯片;不让进某些市场,咱们就跟东南亚、欧洲的国家做生意,照样能发展。这种韧性,不管是当年的英国、德日,还是苏联,都没有。 美国以前对付对手,要么靠打仗,要么靠封锁,可这些招用到中国身上,不是没用就是自己先受损失,这才让美国觉得头疼,毕竟从来没遇到过这样既强大又不好对付的对手。
陈云晚年回忆说,遵义会议上有两个人反对毛主席。一个是凯丰,他反对最坚决,态度最明
【3评论】【5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