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空战时不先打掉对方的预警机?这么说吧,想打落预警机几乎是做梦,导弹打过去根本近不了身。 预警机这玩意儿在现代空战里头,简直就是战场上的大管家。它不像战斗机那样冲锋陷阵,而是高高在上地盯着整个空域,探测几百公里外的飞机、导弹啥的,还能实时指挥自家战机调整位置,避开敌方埋伏,或者直接引导导弹过去干掉对手。没了它,空战就跟瞎子摸象似的,飞行员只能靠自己有限的雷达和眼睛,效率低一大截。按理说,这么重要的家伙,早该成为头号打击目标才对。可实际情况呢?大家伙儿都心知肚明,先冲着它去,基本等于白搭力气,风险高回报低。为什么这么说?咱们一步步来扒拉扒拉。 先说位置这事儿。预警机可不是傻乎乎地往前线凑热闹,它老老实实躲在自家防线后头,通常离主战场100到300公里远。这距离可不是闹着玩的,普通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也就勉强够用,飞过去还得算上返航的油料和时间。更别提中途还得穿越敌方雷达网,暴露自己位置了。举个例子,海湾战争那会儿,美国的E-3哨兵预警机就稳稳待在沙特后方150公里处,伊拉克飞行员想靠近?门儿都没有。他们的米格-29再猛,也得先过盟军那关,哪有闲工夫深挖进去。 你想想,预警机一升空,就能从400公里外锁定目标,自己却像个隐形人似的藏着掖着,这不摆明了让人抓瞎吗? 再有防护这层铁桶阵。预警机从来不单枪匹马上阵,它身边总围着一圈保镖。外头是多架制空战斗机组成的巡逻圈,内里还有地面防空导弹系统织成的火网。敌方战机想突进去,得一层一层剥洋葱,先突破战斗机的拦截,再躲开导弹的咬尾追击。全程还得在对方监控下裸奔,预警机那强悍的雷达早把你盯得死死的。军事模拟里头显示,这种防护下,90%的突袭尝试都胎死腹中。拿北约的经验来说,他们的预警机执行任务时,总有F-14或F-18在周边盘旋,形成移动壁垒,任何可疑信号一冒头,就立刻有导弹招呼过去。 就算你运气爆棚,绕过了外圈,内层的地面雷达和萨姆导弹也不会客气。预警机本身还带电子战能力,能干扰来袭导弹的导引头,让它在20公里外就失控偏航。简单讲,这东西防护严实得像个移动堡垒,硬闯等于找死。 导弹这关更头疼。常规空空导弹多靠雷达导引锁定目标,可预警机的雷达功率大得吓人,通常在30千瓦以上,相当于好几十个微波炉齐开。导弹一靠近,它那强波束就直冲导引头,干扰信号乱窜,甚至直接烧坏电路。实验数据摆在那儿,九成导弹在20公里外就哑火,要么歪头飞偏,要么直挺挺砸地。红外导弹呢?它不吃雷达那一套,靠热信号追踪,可射程短得可怜,主流动辄10公里内。要用它,得把战机开到预警机鼻子底下,这不是开玩笑吗?预警机雷达探测范围300公里,你还没影儿,它就指挥保镖来堵你了。结果往往是,发射者自己先成靶子,同归于尽的概率高得离谱。 实战里头,这种短腿导弹基本派不上用场,除非你有超远程货色,可那玩意儿还没普及。 反辐射导弹听起来是克星,它专盯雷达信号发射源,预警机一开机就暴露。可别高兴太早,这导弹也得克服距离和干扰问题。像美国的AGM-88哈姆,射程93公里,听着不错,但得先锁定预警机的雷达波束才行。预警机也不是吃素的,它能提前关机躲避,或者用干扰吊舱迷惑导弹。俄罗斯的Kh-31PD反辐射导弹能打电子战机和预警机,射程上百公里,可实战中命中率不高,因为预警机总在高空8000到10000米盘旋,机动性强,导弹追不上。更何况,预警机周边那圈火力网,会在中途就把导弹给截了。总的来说,这些针对性武器让预警机压力不小,但还没到轻松击落的程度。 历史战例最能说明白。1991年海湾战争,伊拉克空军有米格-29这种先进货,想试试攻击美国E-3,结果呢?两架米格-29刚冒头,就被盟军预警机从80海里外锁定,F-15鹰式战斗机立刻调整航向,导弹一轮齐发,敌机灰飞烟灭。伊拉克飞行员一度想绕道突袭,可预警机的指挥让盟军飞机总抢先一步,米格-29的现代化改造也没派上用场,最终声称击落两架狂风轰炸机,可整体空战里头,联军零损失,伊拉克空军被打残。 再看印巴冲突,巴基斯坦用预警机提前占位,印度空军啥都没摸着,就被歼-10C和导弹干掉几架,包括阵风和米格-29。预警机没上场,就等于情报黑洞,印度损失惨重。这说明,预警机不光难打,还能反过来放大自家优势。
为什么在空战时不先打掉对方的预警机?这么说吧,想打落预警机几乎是做梦,导弹打过去
运赛过去
2025-10-16 15:50:4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