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评级,郑位三因病休养在家,谁知这位没军衔没工作的开国元勋,毛主席却下令

自由的吹海风 2025-10-18 09:47:25

1955年评级,郑位三因病休养在家,谁知这位没军衔没工作的开国元勋,毛主席却下令:“让他享受副总理待遇,我们不能忘了他!” 毛主席为何会对一个没有现任职务的人如此上心?时间要回到几十年前。 郑位三这个名字,在早期革命队伍里,分量极重。他不是战场上冲锋陷阵的猛将,却是根据地里稳坐中军帐的“定海神针”。 当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政变,白色恐怖笼罩全国,许多人动摇了,退缩了。但郑位三却在此时站了出来,他毫不犹豫地在黄安地区举起义旗,领导了著名的黄麻起义。 这一枪,不仅是为死去的同志复仇,更是为黑暗中的中国点燃了一把火。 起义之后,郑位三成了鄂豫皖苏区的核心人物之一。建设根据地,比打仗更复杂,也更考验人。他要处理政务,发展生产,还要跟敌人玩“躲猫猫”,每一次决策都关系到数万军民的生死。 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郑位三积劳成疾,身体被严重透支。他不像别的将领,可以在一场战斗后稍作休整,他的战斗是日以继夜的,耗费的是心血和生命。 长期的革命生涯,让他的身体垮了。新中国成立后,当战友们纷纷穿上崭新的军装,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时,郑位三却只能躺在病床上,默默地为新生的共和国祝福。 1955年,全军授衔,国家机关也开始评定干部等级。这是一个论功行赏的时刻,但评定的标准,是看职务和军衔。 郑位三没有军衔,也没有具体工作,按照规定,他很难被评上一个合适的级别。 当授衔和评级的名单送到中南海时,毛主席和周总理不约而同地发现了一个问题:名单上,郑位三的安排和他天大的功劳,完全不匹配。 周总理首先提出,郑位三同志是鄂豫皖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贡献巨大,不能因为养病就忽视了。 毛主席更是直接拍板,他深情地说,我们能有今天,是无数像郑位三这样的同志拿命换来的,现在他身体不好,我们更要照顾好他。 就这样,一个没有军衔、没有职务的革命者,被特批享受副总理级别的医疗和生活待遇。这不是赏赐,而是一份迟来的功勋认定。 对于这一切,郑位三却看得很淡。他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即便是在病中,他心里想的也全是国家和人民。他常常对身边的人说,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能活到革命胜利,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 1975年,这位老英雄走完了他的一生。他没有显赫的军衔,却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他的功绩,不会被写在肩章上,而是刻在共和国的基石上。 【消息源自:《党史纵览:享受副总理级待遇的“无衔将军”郑位三》2015-06-25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0 阅读:27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