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终于搞明白为什么歼10C卖不出去了,因为大部分的国家都在等土耳其仿制的歼10

凭栏观望史 2025-10-18 09:49:55

现在终于搞明白为什么歼10C卖不出去了,因为大部分的国家都在等土耳其仿制的歼10C,这几年,全球战斗机市场的风向变了,已经不是只看谁家飞机飞得快、谁家火力猛,各国越来越在意能不能参与到研发里,把生产线和维护技术带回自己家。   歼 10C 其实是款实打实的好战机,装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搭配 “霹雳 - 15” 远程导弹,性能跟美国的 F-16V 比毫不逊色。   巴基斯坦列装后实战表现亮眼,曾在对抗中压制法制战机,可这款战机在国际市场上却始终没能打开更大局面,反倒是土耳其那架还没完全定型的 KAAN 战机,让印尼、埃及等国纷纷抛去橄榄枝。   这背后藏着全球战机采购的新门道,放在以前,国家买战机主要比参数,看谁飞得更快、火力更猛。   现在不一样了,大家更看重买飞机能附带多少 “额外价值”,能不能借着采购的机会把技术学到手,在自己国家建生产线、搞维修。   阿联酋买法国 “阵风” 时,硬把 40% 部件本土生产写进合同;印度引进俄罗斯 S-400 防空系统,技术转让是必须谈成的核心条件。   这些国家心里都有本账:只靠买现成装备,哪天供应商断货或提价就被动了,不如趁机把自家航空工业的架子搭起来。   土耳其就是敢大胆的这么做,他们的 KAAN 战机还没正式交付,现在用的还是美国进口发动机,却敢打包推出 “联合研发、技术共享、本地建厂” 的方案。   2025 年 6 月,印尼先和土耳其签了初步意向,一个月后就在伊斯坦布尔防务展上敲定 48 架 KAAN 的采购合同,总价高达 100 亿美元,印尼国防部明确说要靠这个项目建本土组装工厂,让自家企业参与生产。   没多久埃及也跟着加入,土耳其会帮埃及建联合生产线,转让关键技术,让埃及成为非洲首个能造五代机的国家。   要知道,埃及之前刚和中国签了歼 - 35 采购协议,转头选 KAAN,看重的就是技术合作的机会。   不过也不是所有国家都追着技术转让跑。   泰国和哥伦比亚就很谨慎,他们的空军体系早围着西方战机搭建,要是换成歼 10C,飞行员得重新练,维修的零件、流程全要推倒重来,实在折腾不起,干脆维持现状。   还有些国家更认性价比,巴基斯坦用歼 10C 好几年,就是图它成熟可靠;孟加拉国今年 10 月直接敲定 20 架歼 10CE 的订单,总价超 22 亿美元,算下来单机价格约 6000 万美元,还包含弹药、训练、维护一整套服务,对预算有限的国家来说很划算。   土耳其能抢下订单,本质是把战机买卖做成了 “长期合伙”,不只是卖产品,而是帮买家建能力。   其实法国、英国早这么干了,法国 “阵风” 有定制化合作套餐,英国也让沙特参与 “台风” 战机研发。   中国战机领域确实更谨慎,毕竟航空技术是真・压箱底宝贝,所以这只是出口方式选择的不同。   但歼 10C 的机会并没丢。   印尼虽然订了 KAAN,却没放弃歼 10C,毕竟它的价格只有 “阵风” 的四分之一,性价比摆在那。   而且土耳其的项目风险不小,发动机依赖进口,万一后续资金跟不上或技术卡壳,进度很可能拖慢。   我国这是在保核心技术安全,但并不会因为土耳其就影响我国军事化武器的出口,毕竟如今我国战机”声誉在外“,有多强大其他国家是有目共睹的。   歼 10C 的出海波折,说到底是各国都想攥紧技术主动权的写照。   中国当年靠自主研发走出了自己的路,最懂技术独立的分量。   只要把这份理解变成实在的合作方案,歼 10C 未来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毕竟好的合作从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成为彼此成长中离不开的伙伴。

0 阅读:431
凭栏观望史

凭栏观望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