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刚把中资芯片厂强制接管,中国反手就把仓库大门上锁——安世半导体惠州、上海两大基地里价值数亿美元的晶圆、封装件,如今一箱也飞不出保税区。荷兰正连夜跟中方部委商量豁免,语气急得冒烟。 事情的变化其实比很多人预料的还要快。原本这些芯片应该从中国的惠州和上海两地发往全球,但因为中国突然加上了出口门槛,一个许可证让货物动弹不得。 安世半导体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厂,那是闻泰科技真金白银砸进去收购的正经企业,2019年就全资买下来了,总部在荷兰奈梅亨,做的是汽车和消费电子急需的分立芯片。 这些年闻泰把它经营得好好的,2024年营收都147亿了,占了闻泰六分之一的收入,怎么突然就成了荷兰嘴里的"安全威胁"?说穿了就是美国在背后使坏,荷兰跟着当马前卒。 9月底荷兰突然下了狠手,用了个从没启用过的《商品供应法》,冻结了安世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知识产权,还不许人员调整,一冻就是一年。 更过分的是,没过几天荷兰法庭就裁决,把闻泰老板张学政的职务给停了,派了个外籍董事来掌权,甚至把安世的股份除了一股全给托管了。 这哪是什么监管,就是赤裸裸的抢夺!荷兰嘴上说什么"治理缺陷""供应链安全",全是瞎扯,法庭文件都曝光了,6月份美国就跟荷兰放话,想豁免制裁就得换掉中国籍CEO,荷兰这分明是照着美国的剧本演的,还嘴硬说没受施压,谁信啊?连荷兰自己的学者都看不下去,说他们就是美国遏制中国的工具。 他们千算万算,没算到中国会来这么一手硬的,安世这公司看着总部在荷兰,其实最关键的环节捏在咱们手里——大部分芯片的封装和组装全靠惠州、上海这两个基地。 那些晶圆、封装件,价值好几亿美元,原本天天往全球发,现在想出去?没门!咱们就加了个出口许可证,直接把仓库大门给"锁"死了,一箱都别想出保税区。 这一下可打在了他们的七寸上,安世的芯片是汽车行业的刚需,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都急得跳脚,说再断供就要停产了,美国汽车创新联盟也跟着喊,说下个月美国工厂都要受影响。 你看现在荷兰那急吼吼的样子,之前的嚣张劲儿全没了,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天天说要跟中方磋商,还假惺惺地说这符合中美欧各方利益,早干嘛去了?抢厂子的时候怎么不想想后果?这就是典型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他们以为靠着美国就能为所欲为,把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当儿戏,却忘了全球供应链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安世的芯片设计得再好,没有中国的封装测试,就是一堆没用的半成品;欧洲汽车厂再牛,没有这些基础芯片,生产线就得停摆。 这事儿根本不是什么"企业治理问题",就是美西方想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又一阴招,美国先是把闻泰列入实体清单,搞出个"50%规则"连坐子公司,再逼着荷兰动手夺权,就是想把中国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半导体产业掐死在摇篮里。 荷兰傻乎乎地当了出头鸟,现在把自己架在火上烤,欧盟其他国家也跟着慌,毕竟谁的产业链都经不起这么折腾。 咱们的反制那叫一个精准,不骂人不吵吵,就盯着供应链的关键环节来。不是说要"供应链安全"吗?那咱们就让他们尝尝真正的供应中断是什么滋味。 这可不是蛮干,是有理有据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你都不讲规矩抢我的企业了,我还能眼睁睁看着核心产品给你送过去? 再说了,出口管制本来就是各国的合法权利,荷兰自己之前跟着美国限制阿斯麦对华出口,现在轮到自己受影响了,倒想起要"公平"了,哪有这么双标的道理。 最可笑的是荷兰还在狡辩,说不是美国逼的,可法庭文件白纸黑字写着美国要求换CEO,这脸打得啪啪响,他们以为自己能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既讨好美国又不丢中国市场,结果把两头都得罪了。 现在不仅中国企业不敢再去荷兰投资,连其他国家的企业都得掂量掂量,这地方今天能抢中资的厂,明天是不是也能抢别人的?营商环境就是这么被自己搞砸的。 我看这事儿还得硬到底,不能轻易松,。荷兰不把吃进去的吐出来,不恢复闻泰的合法控制权,这许可证就不能给他们开绿灯。 咱们就是要让全世界看看,中国企业的钱不是好抢的,中国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是动真格的。 以前美西方总拿"规则"压人,现在咱们就用他们的逻辑反击——你破坏市场规则,我就让你付出代价;你搞技术封锁,我就掐住供应链命脉。 说到底,这就是一场科技领域的博弈,荷兰不过是个棋子,但这步棋下得太臭,把自己绊进去了。 现在欧洲汽车厂的老板们肯定在天天骂荷兰政府,毕竟停产一天就是真金白银的损失,等他们的压力够大了,荷兰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咱们也不用急,就这么耗着,看谁先扛不住。想当年英国也想阻挠安世收购企业,现在荷兰又来这一套,事实会证明,靠打压和抢夺根本挡不住中国科技发展的脚步,反而会让咱们更坚定地搞自主创新,到时候他们哭都来不及。
王传福表示制造锂电池必需的碳酸锂价格已从每吨60万元降到了7万元左右。而电池
【6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