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民进党傻眼了?中共贺电直指“国家统一”,郑丽文复电没敢接“统一”二字,但她接了更狠的“民族复兴”!这比朱立伦2021年的回复,强硬了十倍! 很多人以为她会就此打太极,选择一套含糊其辞的话术让这场电文风波平淡落幕。但在全文里,她抛出了“为民族复兴开辟宏伟前程”这句话。 郑丽文没接“统一”,但她接住了“民族复兴”,这个选择一下让电文里的温度提升了不少。对于长期关注两岸政治的人来说,这不是一句随意的祝福语,而是一个明确的政治信号。 朱立伦在2021年收贺电时,还在字句中小心翼翼,不愿轻易触碰“民族复兴”这个高度,整个回电只强调台海和平,一点不敢多说。 而这一次,郑丽文不仅没有退缩,反而主动扛起了“民族复兴”的大旗,把个人立场和两岸共同身份摆到了台面上。 从朱立伦到郑丽文,国民党的政治表达明显有了新动向。朱立伦当年顾虑两岸民族观念会让支持者反感,宁愿只说和平,也不愿跨出一步。 而郑丽文现在敢于主动接纳两岸“同属于中华民族”的身份,这不仅仅是个人风格的不同,更是国民党在对内对外表达上的一次显著转变。 中共中央选择用“民族认同”与“国家统一”作为主线,是在连续试探台湾在民族话题上的底线。 郑丽文帮国民党找到了一个缝隙,她没有触犯本土支持者最敏感的神经,却又向大陆方面扔出了“民族复兴”这样可以谈下去的橄榄枝。她的回电既回应了中共的关切,也在台湾保持了相对安全的表达空间。 如果说朱立伦时期国民党还在以和平交流作保护伞,那郑丽文这次的表现无疑是在争取主动权。她用“民族复兴”回应大陆,这等于是把未来两岸互动的基调再次提高。 大家都看得到,国民党从安全区走出了半步,这背后可能是党内力量的调整,也反映了两岸互动新阶段的到来。 当外界一边分析国民党的回电是否“太软”或“太硬”,另一边也不得不承认,两岸关系的棋局随时因一句话发生变化。 郑丽文的这一手,不管是巧妙还是大胆,已然成为今年台湾政坛少见的一个话题点。未来,随着两岸互动不断推进,这场电文事件带来的政治效应,或许才刚刚开始。
台湾政坛炸锅!郑丽文搭档黄国昌,抗绿“双战神”要掀翻格局?民进党刚用“开撕”
【1评论】【1点赞】